河间建王略,中道乃摧折。
令子实继之,神武绍休烈。
已悬彻侯印,遂秉将坛钺。
长驱扫南交,富良波为血。
三缚叛王归,干城归版籍。
首发吴濞谋,精诚昭日月。
晚辞北军柄,遂冠坐论列。
舆尸竖子哉,玉石同兹孽。

【注释】

  1. 咏诸功臣像:赞美功臣的画像。
  2. 二十六首:指《咏诸功臣像》六十六幅画像诗。
  3. 故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参军国事太傅中军右丞相征北大将军魏国公中山徐武宁王达:指元朝的开国功臣,他们辅佐皇帝建国并推广诚信、武力、功劳等事业,是武臣中的杰出人物。故:因此,这里用在句首,表示原因或理由。
  4. 河间建王略,中道乃摧折:指元朝建立之初,太祖忽必烈率领的军队在河间(今河北河间)一带取得战略突破,但后来又受挫。
  5. 令子:贤德的儿子。实继之:贤德的人继承着先人的事业。神武:勇武的皇帝。绍休烈:继承先人的光辉事业。
  6. 已悬彻侯印,遂秉将坛钺:先人已经悬挂上封爵的金印,后嗣已经掌握军队大权。长驱:大军迅速前进。扫:扫平、平定。南交:南方边境。富良波为血:富良浦被元军占领,成为战场,血流成河。
  7. 三缚叛王归:三次捉住背叛的王爷归附朝廷。干城:保卫国家的重要地方。归版籍:回到国家的户籍之中。
  8. 首发吴濞谋:首先揭发了吴王刘濞谋反的阴谋。精诚:真诚的心意。昭日月:明察秋毫,无所隐讳。
  9. 晚辞北军柄:晚年辞让北方的军事统帅职务。遂冠坐论列:最终戴上高官的帽子,参与朝廷议论。冠:戴,引申为担任官职,即“任”的意思。坐:坐着,在这里作动词使用。列:行列,这里指朝廷官员的行列。
  10. 舆尸竖子哉:把他当作一个没有骨头的尸体对待,形容他卑劣无耻。舆(yú):用车载。竖子:小人。
  11. 玉石同兹孽:比喻好坏不分,把好人坏人都看成一样。孽:罪孽。
    【赏析】
    这首诗写元朝初年开国功臣们的形象。开篇四句赞颂这些功臣们开疆拓土,功绩显著,威震四方。接着以一转折词“已”,引出第二联,说明功臣们虽然功勋卓著,却往往功高震主,身居高位者往往遭到猜忌和迫害。第三联写功臣们虽然遭逢挫折,但他们仍不气馁,仍然忠心耿耿为国家效力。最后四句则是对这些功臣的褒扬与赞誉,歌颂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全诗通过颂扬功臣们的丰功伟绩,表达了诗人对元朝初年的功臣们的高度赞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