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不见,杨伯起,关西处处称夫子。四世犹传掌武冠,千秋尚说衔环里。
又不见杨楼船,银黄若若悬腰间。已惊三组冠朝列,复展百里家函关。
公今自是名贤裔,少小长怀请缨志。天子临轩下玺书,单于远塞知名字。
有时扫氛瀚海头,有时夺幕王庭秋。浴铁争听白羽扇,赐金仍侑紫貂裘。
辽海波澄塞烽熄,降将辕门但啧啧。从尔和戎魏大夫,我自屯田赵充国。
初登服政鬓未霜,已闻召命出明光。万八千户彻侯印,二十四考中书堂。
野夫恨识荆州未,倘公偶记交承事。试言文举报曹公,公今五十余加二。
奉寿御史大夫杨公五帙长歌公不见,杨伯起,关西处处称夫子。四世犹传掌武冠,千秋尚说衔环里。
又不见杨楼船,银黄若若悬腰间。已惊三组冠朝列,复展百里家函关。
公今自是名贤裔,少小长怀请缨志。天子临轩下玺书,单于远塞知名字。
有时扫氛瀚海头,有时夺幕王庭秋。浴铁争听白羽扇,赐金仍侑紫貂裘。
辽海波澄塞烽熄,降将辕门但啧啧。从尔和戎魏大夫,我自屯田赵充国。
初登服政鬓未霜,已闻召命出明光。万八千户彻侯印,二十四考中书堂。
野夫恨识荆州未,倘公偶记交承事。试言文举报曹公,公今五十余加二。
注释:
- 奉寿御史大夫杨公,即指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他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后因反对安史之乱被贬为道州别驾。
- 公:对颜真卿的尊称。
- 公不见:你(颜真卿)看不到。
- 杨伯起:指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杨嗣复。
- 关西:指长安以西地区,这里泛指陕西一带。
- 四世:《汉书·霍光传》记载:“宣帝时,有司议欲罢诸官属侍御中者,上曰:‘武帝时初置,故与卫将军所共载,常幸上林射熊蹯狼,自霍去之后,不复有此。’光遂不敢言。”这里借指杨嗣复家族的武功。
- 掌武冠:掌管兵器的武士。
- 千秋:一年。
- 衔环里:传说中汉文帝时,有人曾献白环以示忠诚,文帝赏其黄金一斤,使结发戴之终身不移。后世以此比喻感恩报德。
- 银黄若若:形容战袍上的银色甲片闪闪发光。
- 惊:震惊。
- 三组冠:古代官员的头巾,用三色丝织成,象征尊贵。
- 百里家函关:函谷关,位于陕西省商县东北洛河入黄河处。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秦昭襄王派兵围攻韩国的都城宜阳,张仪到楚国游说楚王出兵援韩。楚军进至河南新郑,秦军撤退,在离城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张仪派人给楚怀王写信说:“秦兵一旦到了,恐怕您来不及逃命啊!不如把土地割让给秦国,以换取楚国救韩国。”楚怀王听从了张仪的建议,于是把土地割让给了秦国,这就是“百里而朝”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用“百里而朝”来形容诸侯归附中央的情况。
- 公今自是名贤裔:你现在已经是贤良子孙了。
- 年少长怀请缨志:年轻的时候就有报效国家的志向。
- 天子临轩下玺书:皇帝亲自下达诏书。
- 单于远塞知名字:匈奴单于远在边塞之上就知道了你的名字。
- 有时扫氛瀚海头:有时在浩瀚的沙漠上空扫荡敌人。
- 有时夺幕王庭秋:有时在王庭之外取得胜利。
- 浴铁争听白羽扇:浴血奋战,争相听令于指挥作战的白羽扇。
- 赐金仍侑紫貂裘:赏赐金钱,仍赠送紫色貂皮大衣。
- 辽海波澄塞烽熄:辽海波涛汹涌,边疆烽火熄灭。
- 降将辕门但啧啧:被打败的敌军将领只能在辕门之外议论纷纷。
- 从尔和戎魏大夫:你们可以像魏舒一样和戎作战了。
- 我自屯田赵充国:我自己在赵充国那裹屯田种地。
- 初登服政鬓未霜:刚开始担任官职时还很年轻。
- 已闻召命出明光:已经接到朝廷调任的命令。明光县位于今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境内。
- 万八千户彻侯印:拥有万户以上的食邑和封土。
- 二十四考中书堂:通过了二十四科的考试,被任命为中书省的官员。
- 野夫恨识荆州未:我非常遗憾没有见过荆州。荆州是东汉末年刘备经营的地盘,刘备自称汉室宗亲,曾一度占领荆州,后来被曹操击败,退守江陵。
- 傥公偶记交承事:如果你还记得过去的事情就好了。
- 试言文举报曹公:试说一下你对曹操的评价吧。
- 公今五十余加二:现在你已经五十多岁了再加二岁,也就是五十一岁了。
赏析:
这首诗是颜真卿晚年的作品,诗风豪放雄浑,语言质朴无华。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写诗人年轻时就有报效国家的决心,并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后十六句则是诗人在晚年回忆往事,抒发自己对过去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