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地多逢寺,秋花满石坛。
僧闲缝衲坐,客到出门看。
失姓离群久,躬耕乞食难。
清言殊未厌,车马去长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句进行作答。
前汤庵(汤庵),僧人的住处。
僻地多逢寺,秋花满石坛:偏僻荒凉的地方,往往有很多寺院。在寺中,满院都是秋天盛开的菊花。
僧闲缝衲坐,客到出门看:和尚们闲暇无事,正在补缀衲衣,客人来访,便要出来迎接并观看。
失姓离群久,躬耕乞食难:我因为失去姓氏、离开故土已经很长时间了,只能自己耕种,乞讨为生。
清言殊未厌,车马去长安:我的清高的话语,至今仍然没有厌倦,但如今却要告别家乡,前往京城长安。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起兴,首句点明隐居之地;第二句写寺中景物,第三句写寺中和尚生活,第四句写诗人与寺中和尚的关系;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隐之志。
第一联:“僻地多逢寺,秋花满石坛。”这两句是写诗人隐居之所。僻地多逢寺,说明诗人居住的山野偏僻之处,到处都能找到寺庙,而这里更是如此。秋花满石坛,描写了寺庙周围秋意浓浓的景象。
第二联:“僧闲缝衲坐,客到出门看。”这一句是描述诗人与寺中和尚的关系。“僧闲”二字表现了和尚的清闲,而“缝衲”则表现了和尚的勤劳。“客到出门看”则表现了客人对和尚的尊重。
第三联:“失姓离群久,躬耕乞食难。”这一句是写诗人的生活状态。失姓离群久,表现了诗人因失去姓氏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躬耕乞食难,则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
第四联:“清言殊未厌,车驾去长安。”这一句则是诗人的归隐之志。“清言”指的是诗人的清高言论,“车驾”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去长安”则表示诗人要去京城长安。
整首诗以写景起兴,首两句交代了隐居之地和周围的环境,中间两联描写了与和尚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