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辕下车,太行咫尺愁崎岖。君不见鞲上鹰,云霄百里随鶱腾。
丈夫穷达在所遇,高才犹自叹迟暮。汉庭青紫常比肩,子云空献长杨赋。
拟行路难二首
高适笔下人生百态,行路艰难中见真情
- 第一首
- 诗中描述长安少年纵色使财,与灵台书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境遇差异
- 通过对比展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揭示人生挫折感与奋斗精神
- 第二首
- 描绘富家翁一朝发迹与东邻少年年年苦读的对比,抒发人生无常与努力无果之感慨
- 强调命运不可抗力,鼓励人们面对困境保持坚韧不拔
- 关键词注释
- “辕下车”:古时官员所乘马匹,喻指仕途之路。
- “鞲上鹰”:鹰飞翔于天空,比喻人有抱负但受困于环境或机遇
- “汉庭青紫”:汉朝皇帝赐予官员的青色官服和紫色绶带,象征地位与荣耀
- “子云”: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长杨赋》为后世传颂
- “鶱腾”:快速飞升,比喻事业成功或仕途得意
- 赏析
- 诗歌采用对照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反映出社会阶层和个人努力之间的巨大反差
- 诗人在表达个人感受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共鸣
-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出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