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明峻德事明禋,夙夜精诚岂计旬。
礼乐百年承古典,衣冠万国仰严宸。
风收雨雾天初霁,春透郊原日正辰。
此日晴明真泰景,听歌喜起羡君臣。
【注释】
弘治戊午,指弘治十年(1497年)。“圣天子”指皇帝。“郊祀”,古代帝王每年春分或秋分到泰山祭天地之礼。“次日”,即祭祀后第二天。“刑科”,明朝刑部属官名。“杨方震”是弘治十年的进士。“大祀迎驾诗”是迎接皇帝时所作的诗。“次韵”,即和原唱诗的韵相押。“三首”,指《大祀迎驾诗》中第一、二、三首。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明孝宗弘治十年参加完皇帝的大祀郊礼之后,应同僚杨方震之请作的一首和诗。全诗三首,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转韵,其用韵较杂,但基本上以“上平四支”、“上平十灰”二韵为主。
第一首:“帝明峻德事明禋,夙夜精诚岂计旬。” 这二句是说皇帝有明德,所以能办事光明磊落;皇帝日夜精诚,所以不计较时间长短。“事”“精”二字都是动词活用为形容词,意思是说皇帝办事光明磊落,没有私心。“岂计旬”中的“岂”字也是副词活用为连词,意思是说皇帝日夜精诚,不会计较时间的长短,而是会一心为国为民办事。
第二首:“礼乐百年承古典,衣冠万国仰严宸。” 这二句的意思是:礼乐制度已经流传了一百年,我们国家一直秉承着传统的礼乐制度;我们的国家威严庄重,各国都仰慕敬仰皇帝。“承古典”中的“承”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说我们国家礼仪制度流传了一百年。“冕服万国”中的“冕服”指的是皇帝的礼服帽子,这里指代皇帝本人。“万国仰严宸”中的“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说皇帝威严庄重,各国都仰慕敬仰他,也就是敬畏他。
第三首:“风收雨雾天初霁,春透郊原日正辰。”“风收雨雾天初霁”中的“风收雨雾”是指天气放晴了,风雨云烟都已散去,天空晴朗。“天初霁”就是天气放晴的意思。“春透郊原日正辰”中的“春透郊原”是指春天到了,大自然的景色一片欣欣向荣。“日正辰”中的“日”是指太阳,“辰”是指时辰,这里指早晨。这句话就是说太阳出来了,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皇帝为国家操劳,为国家尽心尽责的形象,表现了他的仁爱之心。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能够表达出深厚的爱国情感,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