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香风恣远游,试观谁乐更谁忧。
晴翻宿麦有驯雉,春透荒郊无喘牛。
问俗偏于悬磬室,忘形真似泛渔舟。
人间俯仰成陈迹,何处好山青入眸。
丽日香风恣远游, 试观谁乐更谁忧。
晴翻宿麦有驯雉,春透荒郊无喘牛。
问俗偏于悬磬室,忘形真似泛渔舟。
人间俯仰成陈迹,何处好山青入眸。
译文:
阳光明媚,花香四溢,尽情地在远方游玩,试想谁的快乐,谁的忧愁?
晴朗的天空下,翻耕的麦田里偶尔有野鸡嬉戏,春天来临,荒芜的郊外看不到疲惫的牛。
问世间的习俗大多集中在贫穷人家,忘却了自己的形象,就像泛舟在湖面。
人世的浮沉如同过眼云烟,何处才是那青山绿水让人留连忘返?
注释:
- “丽日香风恣远游”:形容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 “试观谁乐更谁忧”:意思是说,试着观察一下,谁的快乐,谁的忧愁。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和忧愁。
- “晴翻宿麦有驯雉,春透荒郊无喘牛”: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宿麦被翻动,有野鸡在上面嬉戏;而春天来临,荒芜的郊外看不到疲惫的牛。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农村的宁静。
- “问俗偏于悬磬室”:这里的“悬磬”是指空荡无人居住的房子,比喻生活贫困、缺乏物质的人。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问世间的习俗大多集中在贫穷人家。
- “忘形真似泛渔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忘却自我,如同泛舟在湖面上一样自由自在的状态。
- “人间俯仰成陈迹”:意思是说,人世间的浮沉像过眼云烟一样,转眼即逝。
- “何处好山青入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希望找到一处青山绿水的地方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