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彼流泉,湜湜其清。
从流朔源,维山之经。
有美刘侯,是度是营。
有渊斯池,有翼斯亭。
民有攸济,日用以宁。
相彼流泉,澄澈且美。
不舍昼夜,曰为道体。
有美刘侯,来邑来祀。
祀事孔明,神锡福祉。
令闻不穷,惟泉是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题刘时让知县一清泉卷二章》的诗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相彼流泉,湜湜其清。(译文)看那清澈的小溪,水流平缓,波纹不兴。
    注释)“相”通“观”,“湜湜”形容水波细长而曲折,“清”指水清澈透明。
    赏析)这是对小溪的生动描写,突出了它的清澈和平静。

  2. 从流朔源,维山之经。(译文)从小溪流向远方,那是山脉的道路。
    注释)“从流”意为顺着水流方向;“朔源”即源头之意;“维”表强调;“山之经”意谓山脉的路径。
    赏析)这里描绘了小溪奔流的方向和它所经过的山脉路径,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

  3. 有美刘侯,是度是营。(译文)有美好的刘公,他在这里治理、经营。
    注释)“度”意为治理,“营”意为经营。
    赏析)诗人用“刘公”指代当地的长官刘知县,赞扬其治理地方的功绩。

  4. 有渊斯池,有翼斯亭。(译文)有深潭就是湖泊,有高台就是楼亭。
    注释)“渊”意为深潭,“斯”是助词,无实际意义;“池”、“亭”分别指湖泊和楼亭。
    赏析)通过对比描述,诗人展现了一个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

  5. 民有攸济,日用以宁。(译文)百姓有了依靠,日子过得安宁。
    注释)“攸济”意为依赖或依凭;“日用”意为日常生活;“以”是介词,表凭借或依赖;“宁”意为安宁。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当地长官治理得当,使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定的景象。

  6. 相彼流泉,澄澈且美。(译文)看那清澈流动的水,日夜不息地流淌。
    注释)“相”通“观”,“澄澈”意为清澈透亮;“且”表连接,“美”意为美好。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赞美了小溪的清澈与美丽。

  7. 不舍昼夜,曰为道体。(译文)日夜不停,这就是自然的道理。
    注释)“不舍昼夜”意为日夜不停地运行;“曰”是代词,“为”表是;“道体”即自然的道理。
    赏析)这里诗人将日夜不停比作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8. 有美刘侯,来邑来祀。(译文)美丽的刘公,来到这里进行祭祀。
    注释)“美”通“美”,意为赞美;“来邑”意为来到县城;“来祀”意为来这里进行祭祀。
    赏析)诗人通过祭祀活动,表达了对当地长官刘知县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9. 祀事孔明,神锡福祉。(译文)祭祀的事情都安排得很好,神灵赐福给百姓。
    注释)“孔明”意为事情安排得很周到;“神锡”意为神灵给予;“福祉”指福气和好处。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当地长官在祭祀活动中精心组织,得到了神灵的认可和保佑,带来了好兆头。

  10. 令闻不穷,惟泉是似。(译文)良好的名声传扬不尽,就像这泉水一样永无止境。
    注释)“令闻”意为好的名声或声誉;“不穷”意为无穷尽;“惟”表强调;“泉”指泉水。
    赏析)诗人借用泉水的比喻,表达了良好名声的持久性和广泛传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