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龄薄俗交相厌,裹足终朝守筚门。
远出不过三里路,卜居常访独家村。
溪梅手剪捎云秀,窗纸亲糊贮日温。
只拟三冬安偃曝,谁教百舍历崩奔。
长沙卑湿灾殃窟,湘岸芳菲涕泪源。
骇电愁霖怜我老,握兰怀芷与谁言。
乌衣自昔专篇翰,南巷由来共酒尊。
急草移文招隐看,不然便欲费招魂。

湘阴叹寄次回

1.第一句: 衰龄薄俗交相厌,裹足终朝守筚门。

  • 注释:年纪渐长,对世俗越来越感到厌烦,因此总是裹着脚(穿着布鞋),整天守在柴门旁。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2.第二句:远出不过三里路,卜居常访独家村。

  • 注释:虽然生活简朴,但经常去拜访那些偏僻的村庄。
  • 赏析:诗人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宁静的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3.第三句:溪梅手剪捎云秀,窗纸亲糊贮日温。

  • 注释:用剪刀剪下溪边的梅花,将它们挂在窗边,以储存阳光。
  • 赏析: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捕捉自然之美,并将其融入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入微。

4.第四句:只拟三冬安偃曝,谁教百舍历崩奔。

  • 注释:我打算在冬天找一个地方休息和晒太阳,却没想到这些房子会因为连续不断的暴雨而倒塌。
  •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愿望与现实的困境,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5.第五句:长沙卑湿灾殃窟,湘岸芳菲涕泪源。

  • 注释:长沙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洪水灾害,而湘江沿岸则充满了芬芳。
  • 赏析:诗人通过对长沙和湘江的描述,展现了两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两地不同的情感态度。

6.第六句:骇电愁霖怜我老,握兰怀芷与谁言。

  • 注释: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我感到恐惧和无助,不知道向谁倾诉。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7.第七句:乌衣自昔专篇翰,南巷由来共酒尊。

  • 注释:从古至今,乌衣巷都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人们常常在这里相聚,一起喝酒。
  •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8.第八句:急草移文招隐看,不然便欲费招魂。

  • 注释:我迫切地写下这篇文稿,希望能够招揽隐居的人前来观看,否则我甚至要花费精力去招魂。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