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显方含宪,匡衡实要枢。
甘陈功屡抑,堪猛眷终诛。
奏固阴司草,阿新浪结徒。
祸胎成唯诺,国柄博睢盱。
日月宁无照,风云亦有衢。
大横芒已耀,小畜血仍孚。
巾褐无遗壑,旌蒲更满途。
一开钩党禁,复录矢忠儒。
喜簿初矜宠,哀郎竟戮谀。
降娄门莠烂,渴蜺井桐枯。
红朽群窥指,高明魅啸呼。
登墙负子险,据地刎喉愚。
受爵一方怨,辞权万指孤。
真人疑冠玉,假鬼诋匏壶。
子羽何嫌面,维摩好施须。
悲歌终日夜,乐酒且须臾。
门下谁弹铗,闺中孰窃符?
蔡雍倘相识,定为一长吁。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1. 石显方含宪,匡衡实要枢。
  • 石显:汉代大臣,因权势而得宠。
  • 含宪:拥有权力和威势。
  • 匡衡:西汉人,曾为丞相,有政治才能。
  • 要枢:指朝廷中的重要职务。
  1. 甘陈功屡抑,堪猛眷终诛。
  • 甘陈功: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 忍抑:忍耐被压制。
  • 猛眷:强烈的仇恨或不满。
  • 终诛:终于被杀。
  1. 奏固阴司草,阿新浪结徒。
  • 奏固:指上书直言进谏的行为。
  • 阿世:迎合世俗,讨好权贵。
  • 结徒:结党营私。
  1. 祸胎成唯诺,国柄博睢盱。
  • 祸胎:灾祸的根源。
  • 唯诺:唯命是从,没有异议。
  • 国柄:国家的权力。
  • 博睢盱:广泛地观察和思考。
  1. 日月宁无照,风云亦有衢。
  • 日月:比喻光明正大的人。
  • :难道。
  • :照耀。
  • 风云:比喻局势的变化。
  1. 大横芒已耀,小畜血仍孚。
  • 大横:指强大的势力。
  • 芒已耀:光芒已经显现。
  • 小畜:力量较小但持久。
  • 血仍孚:仍然值得信任。
  1. 巾褐无遗壑,旌蒲更满途。
  • 巾褐:指平民百姓。
  • 无遗壑:没有遗漏的沟壑。
  • 旌蒲:古代用旗子指挥军队,这里可能是指军事。
  • 更满途:更加充满道路。
  1. 一开钩党禁,复录矢忠儒。
  • 钩党:指东汉时期的宦官与外戚的斗争,即“党锢之祸”。
  • 复录:再次提拔。
  • 矢忠儒:忠诚的知识分子。
  1. 喜簿初矜宠,哀郎竟戮谀。
  • 喜簿:喜欢记录。
  • 矜宠:自鸣得意。
  • 哀郎:哀悼的是对那些被杀戮的谄媚者。
  • 戮谀:杀戮虚伪奉承的人。
  1. 降娄门莠烂,渴蜺井桐枯。
  • 降娄门: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比喻一个腐败的场所或集团。
  • 莠烂:杂草生长的样子,比喻腐败。
  • 渴蜺井桐枯:形容国家的衰落和官员的无能。
  1. 红朽群窥指,高明魅啸呼。
  • 红朽群窥指:红色的腐朽之物引起人们的注意。
  • 高明魅啸呼:高调的诱惑人们发出声音。
  1. 登墙负子险,据地刎喉愚。
  • 登墙负子:爬上墙头,背着孩子,表示勇敢或危险的行为。
  • 据地刎喉愚:在地上坐着,用舌头割破喉咙,表示愚蠢或绝望。
  1. 受爵一方怨,辞权万指孤。
  • 受爵:接受官职。
  • 一方怨:一方的怨恨。
  • 辞权:拒绝权力。
  • 万指孤:万人孤立无援。
  1. 真人疑冠玉,假鬼诋匏壶。
  • 真人疑冠玉:真人才像是戴着玉冠一样高贵。
  • 假鬼诋匏壶:假神仙诋毁葫芦。
  1. 子羽何嫌面,维摩好施须。
  • 子羽:指孔子的儿子孔丘(字子弓),这里用来象征道德高尚的人。
  • 嫌面:嫌弃某人的脸。
  • 维摩好施须:维摩诘(梵文Vaisva-bhatta)是印度一位著名的菩萨,以好施著称,这里用来比喻有德行的人。
  1. 悲歌终日夜,乐酒且须臾。
  • 悲歌:悲伤地唱歌。
  • 终日夜:整日整夜。
  • 乐酒:享受美酒。
  • 且须臾:暂且片刻。
  1. 门下谁弹铗,闺中孰窃符?
  • 门下谁弹铗:在门前弹奏着剑器,表示自己有权有势。
  • 闺中孰窃符:在女子的闺房中窃取着兵符,暗示阴谋诡计。
  1. 蔡邕倘相识,定为一长吁。
  • 蔡邕:汉代学者、音乐家,以才华著称。
  • 倘相识:如果认识他,就应该知道他的为人。
  • 长吁:长时间的叹息,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失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