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从衣裘薄,溪山冰雪深。
西风吹剑首,晓日照琴心。
慷慨平胡策,凄凉出塞吟。
书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
读王鸿儒《自浑源赴大同道中》
仆从衣裘薄,溪山冰雪深。
西风吹剑首,晓日照琴心。
王鸿儒的这首《自浑源赴大同道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首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旅途中的艰苦——仆从们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寒冷的溪山之间穿行。第二句“西风吹剑首”,似乎暗示着一种凛冽的寒风和不屈的意志。而“晓日照琴心”则透露出黎明时分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平和。
慷慨平胡策,凄凉出塞吟。
诗句“慷慨平胡策”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边患时激昂的情绪和雄心壮志。而“凄凉出塞吟”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哀愁,诗人或许正处在边塞之中,感受着那份离乡背井的凄凉。
书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
最后一句“书生徒有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但又担心年华已逝,无法实现这些志向。“但恐二毛侵”则形象地比喻了时间的无情和衰老带来的威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艰难旅途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物心境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充满哲思与美感的艺术画卷。王鸿儒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坚持理想、不畏艰难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和对青春不再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