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亘天涂,照耀各有时。
荣枯若循环,智巧难控持。
贾生愁遇鵩,庄周惮为牺。
纠缠谁不婴,文绣焉能辞。
放言用自慰,虚无诚我欺。
得失去来间,北叟乃深知。
【注释】
- 咏怀:即“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题。
- 日月亘天涂:太阳和月亮普照着大地,就像一条长河贯穿天际。
- 照耀各有时:阳光和月光照射着大地,时间不同各有其规律。
- 荣枯若循环,智巧难控持:草木的荣枯就像四季更替一样,人世间的聪明才智很难控制。
- 贾生愁遇鵩(zhōu):贾谊因为忧国忧民而感到忧愁,他担心自己会像鸟中恶禽(比喻奸佞小人)一样遭到祸害。
- 庄周惮为牺:庄子因害怕被杀而感到恐惧,他担心自己会像祭祀用的牺牲(牛、羊、猪等)那样被宰杀。
- 纠缠谁不婴: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困境和纠结,没有人能够摆脱这些束缚。
- 文绣焉能辞:华丽的服饰也无法掩饰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 放言用自慰:在痛苦中找到一种释放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慰。
- 虚无诚我欺:虽然追求虚无主义可以欺骗自己,但最终无法逃避现实的痛苦。
- 得失去来间,北叟乃深知:得失是相互转化的过程,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真正懂得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咏怀”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价值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首联“日月亘天涂,照耀各有时。”描绘了太阳和月亮普照着大地的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变化。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变幻无常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颔联“荣枯若循环,智巧难控持。”进一步探讨了生死、荣辱和智慧的关系。这里的“荣枯”和“智巧”象征着人生中的成败、得失和聪明才智。诗人通过对比生死和荣辱的无常,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他也警示人们不要过于依赖智慧和计谋,因为这些都是短暂的,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颈联“贾生愁遇鵩,庄周惮为牺。”借用了贾谊和庄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风波和个人遭遇的恐惧和忧虑。这里的“鵩”和“牺”分别指代贾谊和庄子这两位古代贤人。诗人通过对比他们的命运和选择,表达了对于政治黑暗和个人遭遇的无奈和悲哀。
尾联“纠缠谁不婴,文绣焉能辞。”指出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困扰和纠结,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这些束缚。这里的“文绣”象征着华美和虚伪,表达了诗人对于表面光鲜背后的虚伪和矛盾的批判。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内心痛苦的反思和自我安慰的需要。
最后一句“放言用自慰,虚无诚我欺。”诗人在痛苦中找到了一种释放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慰。然而他同时也意识到这种虚无主义的追求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真实和真诚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他试图通过诗歌的形式揭示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