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日月静中过,孤竹清风柳下和。
文解送穷聊自剧,诗成泣鬼不须傩。
头颅种种遽如许,世态悠悠能几何。
不朽只消贤子在,寻常名利孰为多。

【注释】

  1. 杨维新学士:指杨维新,字子和,四川成都人。
  2. 闲中日月:闲适的光阴。
  3. 孤竹清风:指孔子弟子颜回,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居陋巷,以德行闻名于世。
  4. 柳下和:指《诗经·国风·郑风》中的“风雨潇潇,蒸然夜气”,即柳下的清风。
  5. 文解送穷聊自剧:指《庄子·逍遥游》中的“吾丧我”,意思是说,只有忘却自我,才能超越物我之界限。
  6. 诗成泣鬼不须傩:意指诗歌可以感动鬼神,不需要驱除恶鬼。
  7. 头颅种种遽如许:意指人的一生匆匆过去,犹如头颅一般,变化多端。
  8. 世态悠悠能几何:意指世事如流水般不断变幻,人生能有几时?
  9. 不朽只消贤子在:意指只要子孙贤明,就能使家族永垂不朽。
  10. 寻常名利孰为多:意指追求名利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子孙的品德和成就。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维新为其父撰写的一篇祭文,表达了对父亲深厚的孝道情怀以及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同时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子孙后代的贤明对于家族传承的意义。
    首联“和杨维新学士先子除夜高咏诗韵”,描述了诗人在父亲的诞辰之夜,吟诵诗歌的情景。这里运用了“除夜”这个词汇,既点明了时间(除夕),又暗示了节日的气氛。诗人在这样一个庄重的时刻,高歌诗歌,展现出对父亲的敬意与怀念之情。
    颔联“闲中日月静中过,孤竹清风柳下和”,借用了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以及《诗经·国风·郑风》中的“风雨潇潇,蒸然夜气”,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喻了诗人自己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
    颈联“文解送穷聊自剧,诗成泣鬼不须傩”,则是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的一种反思。他认为,只有忘却自我,才能超越物我之界限,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庄子·逍遥游》中的“吾丧我”,更是强调了这种忘我的境界。而当诗歌创作完成时,能够感动鬼神、无需驱除恶鬼,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高度自信。
    尾联“头颅种种遽如许,世态悠悠能几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感叹世人匆匆而过的头颅如此多变,而世事如流水般不断变幻,让人难以捉摸。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感慨,也暗喻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最后两联“不朽只消贤子在,寻常名利孰为多”,则是诗人对家族传承的看法。他认为,只要子孙贤明,就能使家族永垂不朽。而追求名利等世俗之物,则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子孙的品德和成就。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父亲诞辰之夜的场景,表达了对父亲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文学创作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浓厚的家庭情感,又有超脱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