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于今两玉堂,俨如东壁望文昌。
趋朝暂免通门籍,视事荣看绾院章。
竹汗消青春昼静,槐龙屯绿午阴凉。
软红尘土长安道,还忆联镳傍苑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送别诗,写给陈宗尧。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南北于今两玉堂 - 指陈宗尧现在身处南方(南京),而自己仍在北方(杭州)。这里的“玉堂”是对朝廷或高级官员住所的雅称。
俨如东壁望文昌 - 东壁指的是古代皇宫东侧的房间,常用于接待重要客人。这里比喻陈宗尧在朝廷中的地位崇高,如同东壁一样显眼。
趋朝暂免通门籍 - “趋朝”指的是上朝,“通门籍”指的是有资格进入朝廷的门禁,即“宫门”。这句话意味着陈宗尧暂时免除了出入宫门的资格,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暂时不被允许进入朝廷。
视事荣看绾院章 - “视事”意为处理政务,“绾院章”可能是指掌管文书或印章等职务。这句话表示陈宗尧在处理政务时感到非常荣耀。
竹汗消青春昼静 - “竹汗”可能是指竹林中的露水,“青春昼静”形容清晨时分,竹林中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宁静。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景象。
槐龙屯绿午阴凉 - “槐龙”可能是指槐树,“屯绿”意为树木浓密。这里的“午阴凉”指的是正午时分阳光下的阴凉处。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夏天中午时分,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斑驳光影。
软红尘土长安道 - “软红”可能是指柔软的红色丝绸,“尘土长安道”形容长安街上的尘土,给人一种繁华喧嚣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繁忙喧嚣的城市景象。
还忆联镳傍苑墙 - “联镳”意为并驾齐驱,“傍苑墙”可能是指靠近皇家园林的围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回忆起与陈宗尧并肩而行的情景,以及那些美好时光的回忆。
译文:
南北两地如今都成为了玉堂金马之地,宛如东壁高耸入云的文昌阁。
你暂时被免除了进出宫廷的门户身份,但你的政务却让人感到荣耀,执掌着院务大权。
竹林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夏日中午时分清凉宜人。
长安路上尘土飞扬,繁华喧嚣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还记得我们曾经并肩而行,沿着皇家园林的围墙一起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陈宗尧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南京担任侍讲的经历和感受的一种表达。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描绘了两人在京城中的生活片段和友情的美好回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苏轼本人对仕途生活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