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雪雕宫鬓,胡霜裂汉裙。
画工虽可恨,不似奉春君。
【注释】
雕:雕刻,装饰。奉春君:即冯奉世,汉光武帝时名将,封奉成侯,以战功封爵,赐邑二千二百户,食邑八百户,后因称“奉春君”。
【赏析】
乐府旧题,相传为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作的诗。此诗首句写宫人妆饰打扮,次句写胡地寒冷,衣裳裂绽。三、四句说画工虽能摹写其容,但比不得奉春君(冯奉世)那样的美色。全诗借咏汉家女之貌,讽刺画工之不肖。
寒雪雕宫鬓,胡霜裂汉裙。
画工虽可恨,不似奉春君。
【注释】
雕:雕刻,装饰。奉春君:即冯奉世,汉光武帝时名将,封奉成侯,以战功封爵,赐邑二千二百户,食邑八百户,后因称“奉春君”。
【赏析】
乐府旧题,相传为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作的诗。此诗首句写宫人妆饰打扮,次句写胡地寒冷,衣裳裂绽。三、四句说画工虽能摹写其容,但比不得奉春君(冯奉世)那样的美色。全诗借咏汉家女之貌,讽刺画工之不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海屋添筹寿徐助教》。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茫茫瀛海浩无津,弱水无力胜纤尘。 —— 茫茫的大海无边无际,弱水连天却无法承载一粒尘埃。(瀛海:大海;津:渡口。弱水:传说中连天的水。《山海经》说:“海内有弱水之国。”) 2. 中有仙山三万八千里,平地拔起凌苍旻。 —— 其中有座神仙居住的山高达三万里,仿佛从地面直上云霄。(仙山:神仙居住的地方
蝉听轩为常州谢同知题 世间何物声最清,秋高嘒嘒寒蝉鸣。 常州别驾日无事,公馀徙倚轩前听。 物声妙与人心合,声入心通无限乐。 鼓吹何须两部蛙,凄清绝似三更鹤。 初闻一声如拨弦,含商转羽如有言。 一声未已一声续,千声万声断复连。 夕阳欲下雨初霁,树影不摇风细细。 奏出千腔雅乐声,带得九秋玄露气。 有如伯牙鼓瑶琴,钟期听音知其心。 又如南郭闻天籁,至理在心不在音。 天机气到自然应,隐几坐忘真听莹。
对显者句 谁谓犬能欺得虎;焉知鱼不化为龙。 诗句释义:谁说狗能够欺负老虎?怎么就知道鱼不能变成龙? 赏析: 这句诗出自明代学者邱浚的幼年经历。在一次下雨天,邱浚和一位富家子弟为了争夺座位而发生了争执,老师出题:“点雨滴肩头”,让谁能对出下联。邱浚应声答道:“片云生足下。”他的回答不仅工整而且气势不凡,让那位富家子弟自惭形秽,最终放他回去。 上联“谁谓犬能欺得虎”通过对比狗和狼的力量差异
【诗句释义】 江右:指江西。曾彦复:指曾巩,字彦复,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大魁:指科举考试中状元。联:指对联。 【译文】 江右贤科,十次考试都名列榜首,天下无人能比;西昌文运,三度应考都通过乡试,名满全县。 【赏析】 本诗是一首赞颂曾巩的对联,表达了对其才学的钦佩之情。上联“江右贤科,十回虎榜魁天下”赞美了曾巩在江西地区多次考试中名列前茅,成为了一代名人。下联“西昌文运
翻译: 前年在翰墨场扬名立万,英雄三百同飞翔。青云满眼多契合,最深厚者张与黄。二君英气似虎威,明目掀眉论今古。酒酣拂剑落霜花,兴发挥毫洒秋雨。 今年两人自江东来,我一见之心眼开。长鲸吸海海欲竭,巨灵擘山山为摧。摧山竭海悬河口,风云变化龙蛇走。盘古以来二百二十馀万年,一成败兴亡如指掌。相看一笑气味投,典衣沽酒镇日留。邻翁侍吏共惊讶,平日见我曾有此客不。此客何昂藏,此主大痴绝。牙关齘齘戛金声
翻译: 细雨洒在肩上,湿了衣襟;青云生在足下,令人心醉神迷。 注释: 1. 对师句:指的是对老师的尊敬之情。肩头湿:象征着尊敬老师,就像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一样。青云:比喻老师的教诲如同天空中的云彩,让人心生敬仰。 2. 细雨:代表老师的教诲如细雨般润泽心田。 3. 肩头湿:象征老师的教诲如同雨水般滋润着我的心。 4. 青云:表示老师的教诲如同天空中高远的云彩,让人感到崇高和敬仰。 5. 足下生
【题山水图】 昔年栖迹云林下,举头见山不见画。 如今置身朝市间,开眼见画如见山。 山耶画耶孰真假,具眼之人世间寡。 景当好处背起楼,趣到佳时急驱马。 居山不见山中佳,厌饫林壑轻烟霞。 一朝别山出城市,黑风黄日昏尘沙。 广庭曲巷通幽处,垒石栽花脩胜具。 眼中仿佛虽逼真,毕竟人为靡天趣。 回思旧隐隔世间,欲一见之千万难。 残缣断素才尺咫,倾囊倒箧不复悭。 君从何处得此幅,千里云山数间屋。
公兮生死巳无愧,边人至今嗟未平。 译文:公啊,你的生死已经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可是边地的人们仍然感叹战事还没有结束。 注释:生死,生死已定,无可更改。嗟,叹息,感叹。 赏析:诗的首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的敬佩之情。“生死已无憾”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它既是对友人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精神的高度概括,又揭示了这一精神力量产生的内在原因。在诗人看来
人生即景须尽欢,寻仙何必蓬莱岛。 释义:人生在世,就应当尽情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何必苦苦追求仙道中的蓬莱仙境呢? 注释: - 题山水图:题目是描绘山水画的诗。 - 人生即景须尽欢:人生在世,就应该尽情享受眼前的美景。 - 寻仙何必蓬莱岛:为什么要去寻找神仙居住的地方呢? -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山,位于东海之滨,是古代帝王们向往的神仙居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昔君筑墩当近林,种桐十载期制琴。 昔日你(朋友)在附近树林中筑起一座小山,种下了很多桐树,希望十年后能制作出一把琴。 今君筑墩向远壑,移石千山期得璞。 你(朋友)又在远处的峡谷中筑起了新山,打算移走山上的大石头,去那里寻找美玉。 晨昏来往两墩间,功名富贵皆等闲。 无论早晚,你(朋友)都在两座小山之间往返奔波,追求功名、财富和地位
【题解】 《题扇面小景寄乡友》为王之涣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江上景色图:远山、近树,以及在江面上缓缓航行的黄龙和青雀舰。 【注释】 1. 远树平连野:远处的树和田野连接在一起,形容景色十分宁静。 2. 微云低度山:轻轻飘动的白云正掠过青山。 3. 黄龙青雀舰:黄色的龙纹和青色的鸟纹装饰着的舰船。 4. 不似钓舟闲:与垂钓用的小船悠闲的样子不同。 【译文】 遥远的树木一直延伸到原野
【注释】: 万里思归客,伤心对月华。 万里:形容远隔千山万水,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伤情:伤感。 对月华:即对着月光,这里指的是对着月亮的光辉。 愿凭今夜影,回照故园花。 凭:凭借,依靠。 今宵:今晚。 回照:指月光映照。 故园花:故乡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千里寄情、怀人思乡的景象,抒发了自己漂泊在外,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怀。 首句写诗人身处异地,面对明月
悼亡 一别音容两渺茫,不堪端坐细思量。 云收雨散知何处,燕语莺啼亦可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我怜贞白重寒芳。 愁来欲奏相思曲,只恐猿闻也断肠。 注释: 1. 一别音容两渺茫:指与亡妻离别后,她的声音和容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2. 不堪端坐细思量:形容心情悲痛,无法静下心来思考任何事情。 3. 云收雨散知何处:形容天气转晴,云彩消散,雨滴消失的地方在哪里都难以辨认。 4. 燕语莺啼亦可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古讽今,以王昭君自比,抒写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娇态能倾国,蛾眉解杀人。 此句写王昭君的美貌,“娇态”指姿容之美、容貌之媚;“能倾国”,即倾国倾城,形容王昭君的美丽足以使国家倾倒。“蛾眉解杀人”,蛾眉指代王昭君的眉毛像蚕蛾的触须一样修长美丽,传说她曾用蛾眉轻扫,能使敌人丧命。 妾身亦何幸,为国净边尘。 此句说
【注释】 骨:尸体。巳:指时日。成边土:指死后葬于边地。遗恨:遗留的憾事。冢:坟墓。草青青:指墓上长满了青草。 【赏析】 《明妃曲》是一首乐府诗。据《汉书.外戚传》:孝文帝时,匈奴王冒顿单于多次入侵汉朝边境,汉元帝派王昭君(字嫱,原籍晋阳人)出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并送其“骏马”十匹、“锦缎”百匹及“解忧公主”之号。王昭君出塞,临行前,汉宫歌舞妓李延年为她作了一首《佳人篇》,她依声填词
【注释】 生长:长出、长在。 阳台:古神话中男女相会之地;也泛指男女幽会之所。 分明:清楚明白。 汉君:指汉武帝,因他好神仙,曾派方士去西域寻仙求药,所以后世称皇帝为“汉家天子”,称其子为“小王孙”、“小王子”。 孤弦:独奏乐器。 行云:天上的彩云。这里指飘荡不定的行云。 【赏析】 《明妃图》,又名《王昭君图》。相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是描绘王昭君被匈奴呼延阏氏强嫁给匈奴单于的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