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白露荻花鲜,万顷波光接远天。
怅望伊人何处是,孤舟荡漾夕阳边。
注释:
秋风白露时节,荻花显得格外新鲜鲜艳。万顷碧波与远方的天空相连。心中惆怅不已,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只见那艘孤舟在夕阳下缓缓荡漾。
赏析:
首句写景,点出时令和景物特点:秋风萧瑟,秋露晶莹,荻花更显得鲜艳。“白露”二字点出了季节,为下文的“秋”字作了铺垫。这一句中,“秋风”、“白露”和荻花三个词,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清新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秋季景色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妙。
第二句写景,描绘了一片宽阔无垠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万顷”一词,用来形容水面积广阔,无边无际,使人感到浩渺辽远。而“接远天”则进一步强调了水面的辽阔和高远,使整个画面更加宏大壮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第三句转入人物描写。诗人望着远处,陷入了深思,不知伊人(指所思之人)究竟去了哪里。这里的“怅望”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焦虑,而“伊人”则是指他所思念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伊人转移到了眼前的夕阳之下的孤舟上。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牵挂和思念,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孤舟比作夕阳,形象地描绘出了夕阳下孤舟的美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整首诗以秋风白露、荻花鲜艳为背景,通过描绘宽阔无垠的水面、遥远的天际以及孤舟上的夕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