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龙江第一程,诸公同济似登瀛。
海门日上千峰出,桃叶波平一棹轻。
横锁已沈王浚筏,投鞭难阻谢玄兵。
片时喜得东风便,回首钟声隔凤城。

诗句释义

1 晓发: 早晨出发。

  1. 龙江第一程: 指从龙江(今江苏南京附近)渡江的开始行程。

  2. 诸公同济似登瀛: 诸公(指白舍人及其他官员)一起渡过江去,如同登上了仙境瀛洲。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理想的地方。

  3. 海门日上千峰出: 海门即今江苏南通一带,太阳升起时,千峰从海上露出。

  4. 桃叶波平一棹轻: 桃花叶指的是江边的景色,波平如镜,船行其上非常轻松。

  5. 横锁已沈王浚筏: 王浚是指晋武帝时期的名将王浚,他曾在公元280年利用木筏在长江上横渡,但最终因木筏沉没而失败。此处暗喻此次渡江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6. 投鞭难阻谢玄兵: 投鞭是形容力量巨大足以阻挡敌人的行动,谢玄是东晋将领,曾在淝水之战中以少量兵力大败前秦军队。这句意指即使有强大的武力也难以阻止对方的进攻。

  7. 片时喜得东风便: 东风指春风,春天的风,这里暗示春天的到来给渡江带来了好天气。

  8. 回首钟声隔凤城: 回首表示回顾或回望过去,凤城指的是南京城,钟声隔凤城则意味着在远处听到南京城的钟声,感觉像是在远方。

    译文

    清晨出发到龙江的第一个行程,大家齐心协力如同升上了神界一样。海门的日出时分可以看到无数的山峰出现,桃花叶般的江面波光粼粼,轻快地划过。横锁已经沉入水中的王浚的木筏,无法阻挡谢玄的军队。片刻间春风吹拂,带来好运,回首望去,只听见远处南京城传来钟声,仿佛隔着一道凤凰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白舍人渡江的情景。首联“晓发龙江第一程”描绘了清晨出发的场景,为下文铺垫。颔联“诸公同济似登瀛”表达了众人齐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的意境;颈联“海门日上千峰出,桃叶波平一棹轻”则通过描绘海门日出和桃花叶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尾联“横锁已沈王浚筏,投鞭难阻谢玄兵”和“片时喜得东风便,回首钟声隔凤城”则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典故引用,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