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龙江第一程,诸公同济似登瀛。
海门日上千峰出,桃叶波平一棹轻。
横锁已沈王浚筏,投鞭难阻谢玄兵。
片时喜得东风便,回首钟声隔凤城。
诗句释义
1 晓发: 早晨出发。
龙江第一程: 指从龙江(今江苏南京附近)渡江的开始行程。
诸公同济似登瀛: 诸公(指白舍人及其他官员)一起渡过江去,如同登上了仙境瀛洲。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理想的地方。
海门日上千峰出: 海门即今江苏南通一带,太阳升起时,千峰从海上露出。
桃叶波平一棹轻: 桃花叶指的是江边的景色,波平如镜,船行其上非常轻松。
横锁已沈王浚筏: 王浚是指晋武帝时期的名将王浚,他曾在公元280年利用木筏在长江上横渡,但最终因木筏沉没而失败。此处暗喻此次渡江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投鞭难阻谢玄兵: 投鞭是形容力量巨大足以阻挡敌人的行动,谢玄是东晋将领,曾在淝水之战中以少量兵力大败前秦军队。这句意指即使有强大的武力也难以阻止对方的进攻。
片时喜得东风便: 东风指春风,春天的风,这里暗示春天的到来给渡江带来了好天气。
回首钟声隔凤城: 回首表示回顾或回望过去,凤城指的是南京城,钟声隔凤城则意味着在远处听到南京城的钟声,感觉像是在远方。
译文
清晨出发到龙江的第一个行程,大家齐心协力如同升上了神界一样。海门的日出时分可以看到无数的山峰出现,桃花叶般的江面波光粼粼,轻快地划过。横锁已经沉入水中的王浚的木筏,无法阻挡谢玄的军队。片刻间春风吹拂,带来好运,回首望去,只听见远处南京城传来钟声,仿佛隔着一道凤凰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白舍人渡江的情景。首联“晓发龙江第一程”描绘了清晨出发的场景,为下文铺垫。颔联“诸公同济似登瀛”表达了众人齐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的意境;颈联“海门日上千峰出,桃叶波平一棹轻”则通过描绘海门日出和桃花叶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尾联“横锁已沈王浚筏,投鞭难阻谢玄兵”和“片时喜得东风便,回首钟声隔凤城”则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典故引用,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