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有一士,卜壤螺山陬。
松萝荫层轩,桑麻被崇邱。
欣然遂栖息,焉用营菟裘。
朝耕陇头云,暮饭栏中牛。
心旷市朝远,地偏松菊幽。
良时恒见招,探玩成久留。
我非荷蓧群,子焉沮溺流。
青云一蹭蹬,虞坂淹骅骝。
眷兹以为托,所贵良无忧。
游吴氏耕乐轩
延陵有一位士,选择在螺山的一角。
松树和萝藤荫蔽着层轩,桑麻覆盖了崇高的山丘。
于是他高兴地栖息下来,哪里需要营建菟裘。
他早晨在陇头耕地,夜晚在栏中喂牛。
心情开朗,远离了市朝,这里幽静,远离了喧嚣。
好的时机常常招来他,他在这里探玩,久久不愿离去。
我不是荷蓧群,你也不沮溺流,
青云一蹭蹬,虞坂淹骅骝。
眷恋这片土地以为托,这最可贵的是没有什么忧虑。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诗人先写了自己选择隐居的经过和理由,再写隐居后的生活乐趣,最后写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留恋。全诗以记叙为主,夹杂抒情,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富有情韵。
首联“延陵有一士,卜壤螺山陬。”点明隐居之所。“延陵”指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是古代著名的隐士,所以这里用“延陵”指代隐者。“卜壤”意为占卜选地。“螺山”为地名,即今天的苏州西山岛。“陬”指角落、边角。这句意思是说,这位隐士选择了螺山的一个角落作为隐居之地。
颔联“松萝荫层轩,桑麻被崇邱。”写隐居生活的美好。松萝和苍翠的山林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环境,桑麻生长于崇高的山坡上,形成了一片茂盛的农田,这就是隐士的家。这里的“层轩”指的是层层叠叠的楼阁,形象地描绘出松树林立的景致。“崇邱”是指高高的丘陵,与“层轩”相呼应,进一步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风光。
颈联“欣然遂栖息,焉用营菟裘。”表达隐士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豪。“欣然”表示高兴、愉悦的心情。“遂”是顺从的意思。“栖息”指定居。“营菟裘”是指建造兔皮制的暖衣。这句意思是说,他愉快地安家落户,何必去建造兔皮制的暖衣?这里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也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尾联“我非荷蓧群,子焉沮溺流?”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留恋。“荷蓧群”原指插满荷花的荷叶丛中,这里借指隐士的生活圈子。“沮溺流”指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他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群体。这句意思是说,我不是像荷蓧群一样的人,你也不会被孔子这样的隐士群体所吸引。这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留恋,也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以记叙为主,夹杂抒情,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富有情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理想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