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梅花事,年来异往年。
每从千树里,争报几枝先。
间发暂前度,繁开仍后缘。
芳心君未了,看取季冬前。

【注释】

伯襄:人名,这里指诗人的同辈好友。似公:人名,这里指诗人的友人。代:接替。骧:马奔跑的样子。定国:地名。再过观梅:第二年再去观赏梅花。时:那时。开:开放。先:最先开放。飘落:落下。几尽:几乎全部。止:只。从山畔:在山边。得:偶然得到。太史:诗人自称。方惘然:正茫然。不知:不明白。梅开近皆两度:梅花每年都开两次,但今年特别晚。两度:两次。异往年:和往年不一样。

【译文】

伯襄太史携带着像你一样有文才的人,接替了代骧,又经过一次观赏梅花的时候,那时梅花先开的已经落下了,几乎全部停止。只是从山边偶然得到了一株。太史正茫然不解为什么今年的梅花开放得这么晚,这件事已经三年了。是在这里的梅花主人为此作记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以梅花为题,写自己对梅花的观察和感受。

开头两句,“伯襄太史携同似公赞夫代骧”,点明诗人与朋友一起赏梅的时间、人物,并说明赏梅的原因。伯襄太史,即诗人自谓;似公,即诗人的朋友;代骧,即诗人的朋友的丈夫;赞夫,即赞美梅花的丈夫。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带着赞美梅花的丈夫一同去赏梅。“再过观梅”四句,写诗人第二次观赏梅花的情景。这时梅花先开放的都已落下,而次第开放的却依然如期而至。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第二次观赏梅花时,发现梅花先开的已经落了,而那些后开的却依然如期而至。这两句中“争报”“繁开”都含有惊喜的意思。

中间四句,写诗人对于梅花的赞美之情。“每从千树里”,意思是说,我经常是在千棵树林中观赏梅花的。“间发暂前度”,意思是说,有时梅花刚刚开放一点,就又落下了。“间发”二字用得很巧妙,既写出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也写出诗人赏梅时的惊喜心情。“繁开仍后缘”,“繁开”是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后缘”是说梅花盛开的时间总是比别的花儿晚一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梅花的盛开总是比别花晚些,但仍然是那么引人注目。

末四句,写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之情。“芳心君未了”,意思是说你还没有完全理解我的心情。“看取季冬前”,“看取”二字表明作者对于梅花的喜爱之情不是一时的,是持久而深厚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希望你在冬至之前来观赏梅花吧。

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三次观赏梅花时,所以诗中多次提到梅。诗人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它的热爱之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