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清梦后,愁寂几相思。
花里同今夕,尊前即往时。
寒香风自远,幽恨月应知。
预惜欢娱地,明年恐未期。
【解析】
本诗的首联“初冬何似公李伯襄诸子过观早梅分赋”是写景,诗人以问句的形式开篇,表达了对早梅的喜爱。“罗浮清梦后,愁寂几相思”,颔联写诗人在梦中醒来,感到了寒意和寂静,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寂寞。颈联“花里同今夕,尊前即往时”,诗人以梅花为题,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尾联“寒香风自远,幽恨月应知”是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赏析】
《初冬何似公李伯昌诸子过观早梅分赋》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早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首联:首句“初冬何似”,诗人用反问的句式开头,表达了自己对初冬的感慨和忧虑。次句“公李伯昌”指的是李伯昌这个人,诗人以问句的形式开篇,表达了对早梅的喜爱。“花”字点出题中之“梅”,“同”字则表明诗人和李伯昌等人一同欣赏早梅,这一句是全诗的开端,也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颔联“花里同今夕,尊前即往时”,诗人以梅花为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这里的“今夕”和“往时”分别指当下和过去,诗人以梅花为引,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颈联:颈联“寒香风自远,幽恨月应知”,这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诗人用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是“寒香”,二是“幽恨”。这两个典故都与梅花有关,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无奈与寂寞。
尾联:“预惜欢娱地,明年恐未期。”尾联两句是全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诗人以“预惜”二字开头,表达了自己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担心和忧虑。这里的“欢娱地”和“恐未期”都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与寂寞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