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虽轻,不如布好。
堂夜虽美,不如玉宝。
葳甤芳树,烹饪则拙。
便佞悦人,治国则灭。
独夫昏君,非文不免。
武王大圣,非纣不显。
有寒有暑,造化之常。
贫而守道,文章之光。
天有霞锦,匪朝则夕。
人有美名,匪才则识。
大海洪波,寸虾不入。
高山连云,弱羽不戢。
积絮生虮,积书聚蠹。
物之所喜,人之所怒。
良弓在傍,善射思逞。
骐骥在侧,善御思骋。
不为不智,是谓不愚。
不为不足,已自有馀。
莫坚于漆,唯蟹则解。
莫重于石,唯轮则徙。
三寸之键,可制阖辟。
千尺之龙,或畏蝼蝈。
伯益作井,龙登玄云。
秦女吹箫,与凤为群。
人为强努,神为巧机。
孰满孰发,各唯其时。

罗衣虽轻,不如布好。

译文:虽然罗衣轻薄,但是布衣更加实用。

注释:罗衣,指用丝绸做成的衣服,轻便但易破损。布衣则更结实耐用。

赏析:此句说明衣服的材质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其实用性和耐久性。

堂夜虽美,不如玉宝。
译文:虽然夜晚美丽,但是玉质的美更让人心动。
注释:堂夜,泛指美丽的夜晚或美好的时光。玉宝,指珍贵的玉石。
赏析:此句强调了物质的外在美并不比内在的品质更重要。

葳甤芳树,烹饪则拙。
译文:即使是芬芳的树木,用来烹饪就显得笨拙了。
注释:葳甤,形容芳香。烹饪则拙,指烹饪时显得不熟练。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在追求实用价值时往往容易忽视事物的内在品质。

便佞悦人,治国则灭。
译文:善于逢迎取悦他人的人,如果用来治理国家,最终会灭亡。
注释:便佞,指善于迎合取悦他人的言行举止。治国,指治理国家。
赏析:此句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现象,即过于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公共利益的人,往往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独夫昏君,非文不免。
译文:只有独断专行的昏君,如果不懂得文学道理,就会难以自保。
注释:独夫,指独自执政的君主。昏君,指不明事理、胡作非为的君主。文,指文学、文章等文化知识。
赏析:此句指出,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如果一个统治者不懂文学道理,那么他的统治地位就会岌岌可危。

武王大圣,非纣不显。
译文:周武王的伟大智慧,如果不是因为商纣王的暴政,是不会显露出来的。
注释:武王,指周武王姬发。商纣王,指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殷寿。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特定时代的背景条件。

有寒有暑,造化之常。
译文:有寒冷的日子也有炎热的天气,这是自然界的常态。
注释:造化,指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
赏析:此句体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性,即春夏秋冬、冷暖交替是自然现象的基本特征。

贫而守道,文章之光。
译文:即使贫穷,但坚守道德原则,也会成为文章的光芒所在。
注释:文章,指文学作品。
赏析:此句强调了品德修养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即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天有霞锦,匪朝则夕。
译文:天有五彩斑斓的锦绣云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注释:霞锦,指五彩缤纷的云霞。
赏析: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世间美好事物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才能显现出来。

人有美名,匪才则识。
译文:人有了美好的名声,不是因为才华出众,而是因为具备了识别美的能力。
注释:美名,指美好的声誉或名誉。才,指天赋才华或才能。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一个人能否成名并不一定取决于他的才华或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够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及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

大海洪波,寸虾不入。
译文:如同大海一样深邃广大,即使是最微小的虾也无法进入其中。
注释:大海,比喻广阔的胸怀或视野。洪波,指汹涌澎湃的波涛。寸虾,极小的虾。
赏析:此句寓意深远,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无论个人能力大小,都应该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目标。

高山连云,弱羽不戢。
译文:就像高山连绵不绝、云雾缭绕一样,即使力量微弱的小鸟也不收敛羽毛。
注释:弱羽,指力量弱小的小鸟。戢,指收敛。
赏析: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中的道理——无论个人能力高低,都应该保持谦逊和进取的态度,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积絮生虮,积书聚蠹。
译文:长时间堆积的灰尘会生出虱子,长时间堆积的书籍也会积聚蛀虫。
注释:絮,指飞扬的尘埃。虮,指虱子。蠹,指蛀虫。
赏析: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积累的危害性和及时清理的必要性,即不要长时间堆积无用之物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物之所喜,人之所怒。
译文:对于外界的事物和环境,人们往往有不同的喜好和反应。
注释:物之所喜,指人们喜欢的事物;物之所怒,指人们不喜欢的事物。
赏析:此句反映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主观情感和态度差异,强调了个体差异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们应尊重多元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良弓虽张,不如不发。
译文:一把好的弓箭虽然已经拉满,但如果不发射的话,它就没有实际用途。
注释:良弓,指上等的弓箭。虽张,表示拉满弓弦的状态。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在某些情况下,保持谨慎和节制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骐骥虽有逸才,必遭伯乐之识。
译文:即使是千里马这样的优秀生灵,如果没有遇到识马之人,也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注释:骐骥,指优秀的马匹。逸才,指超越常人的才能。伯乐,传说中的相马专家。
赏析:此句强调了人才选拔的重要性以及机遇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和把握机会。

不为不智,是谓不愚。
译文:如果不追求智慧,就是真正的愚蠢;反之,追求智慧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注释:不为不智,指不追求智慧或不聪明的表现。是谓不愚,指真正的愚蠢。
赏析:此句通过对“智”与“愚”的辨析,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即追求知识和智慧是我们成长的动力源泉而非负担或束缚。

不为不足,已自有馀。
译文:不求完美无缺,反而拥有了其他的优点和长处。
注释:不足,指缺点或不足之处。已自有馀,指其他方面的优势或长处。
赏析:此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过分追求完美。

莫坚于漆,唯蟹则解。
译文:没有比漆更为坚固的材料了,只有螃蟹的壳才会被轻易地解开。
注释:莫坚于漆,指漆这种材料最为坚固。唯蟹则解,指螃蟹的外壳可以轻易地被解开。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说明了不同材料的坚固程度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莫重于石,唯轮则徙。
译文:没有比石头更重的物体了,只有车轮才能推动它向前移动。
注释:莫重于石,指石头的重量极为巨大。唯轮则徙,指只有车轮才能推动石头前进。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道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或工具来实现目标或克服困难。

三寸之键,可制阖辟。
译文:一个小小的钥匙孔就能打开一扇门或关闭一扇门。
注释:阖辟,指门的开关。阖,指关闭;辟,指开启。三寸之键,指小小的钥匙孔。
赏析: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说明了“以小胜大”的智慧和道理,即在一些情况下,微小的力量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千尺之龙,或畏蝼蝈。
译文:一条千尺长的巨龙可能会因为一只蝼蛄的惊吓而退缩或畏惧。
注释:千尺之龙,指庞大的龙族或强大的力量。蝼蝈,指微小的蝼蛄。
释义:这句诗的意思是:有时候一些小虫子或者小动物也能让强大的生物感到畏惧或退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