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岁长为客,秋风早闭门。
哀鸿频入耳,羁旅易销魂。
矰缴满天下,菰蒲即故园。
所思葭菼外,烦汝问寒温。

【注释】

终岁:一年。

长为客:长期做客。

哀鸿(hóng)频入耳:大雁南飞时,常有哀鸣,这里指大雁。

矰缴(zēng jié):古代射箭用的带绳的箭,比喻用网捕获。

菰(guān)蒲:一种水生植物。

所思葭菼外:想的是蒹葭和芦荻之外的地方。葭、菼:都是初生的芦苇。

烦汝:烦劳你。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杜甫当时因避安史之乱而流寓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在成都草堂定居。

首联:“终岁长为客,秋风早闭门”。这是说,我常年在外飘泊,如今又值秋天,家乡已早早地关上了大门。这一句点明了作者漂泊他乡,久客不归的境况。

颔联:“哀鸿频入耳,羁旅易销魂。”这是说,听到那悲凉凄切的叫声“哀鸿”,就感到心情凄凉,容易消魂落魄。“哀鸿”是大雁的别称,这里借指流民。杜甫在长安时曾做过官,后来因得罪了权贵,被贬到洛阳,后来又到了四川。此时正逢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他听到这些哀鸿的叫声,便感到心惊肉跳。

颈联:“矰缴满天下,菰蒲即故园”。这两句意思是说,天下到处布满了罗网,菰蒲就是我的故乡。“矰缴”是捕鸟的网,比喻用网捕捉;“菰蒲”是生长在沼泽地带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代指故乡。

尾联:“所思葭菼外,烦汝问寒温。”这两句意思是说,我思念的是在蒹葭和荻荻之外的故乡。请你替我打听一下那里现在天气如何?“葭”“菼”也是初生的芦苇,这里指故乡。“寒温”指天气冷暖变化。

这首诗是杜甫在梓州时的作品。诗中抒发了漂泊异乡的感慨。全诗四句,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感情真挚深沉。

名家点评

清人方东树:杜诗多以兴寄为工,少者不能解,如《闻雁杂咏》四章,皆以兴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