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视薄云汉,书空止自谙。
眼边无怪事,指下有清谈。
真易何须画,圆伊不待三。
玄珠归罔象,持此报同参。
【注释】
借园:指诗人自号“借园主人”,这里指诗人的居所;杂咏:即随感而写的诗,多是咏物言怀。
薄:同“拨”,拨动。
书空:指挥毫作书。
眼边无怪事:意思是说眼前所见,没有奇异之事。
清谈:指高洁的言论。
圆:指月亮圆满,这里用来比喻皎洁的玉。
罔象:传说中没有形状的动物。
玄珠:指道术,玄妙之道。罔象,《庄子·应帝王》有“至人之用心也若亡其一”之语。
持此报同参:用这个例子来启发和教育别人。同参:指与自己一同学习。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在《借园杂咏》一诗中,以“借园主人”自命,把自家比作一个“真易”、“圆伊”,认为其“不待三”。这首诗就是借园主人对这种理想的自我形象的写照。
首联:“高视薄云汉,书空止自谙。”诗人仰望星空,心驰神往,但并不企求什么,而是静观宇宙自然,领悟天机,这正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
颔联:“眼边无怪事,指下有清谈。”诗人眼中所见,没有怪异之事;笔下所书,都是高洁之言。这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生活态度。
颈联:“真易何须画,圆伊不待三。”诗人认为,真正的“真易”不需要用笔墨来描绘,因为其本自明丽;月亮之所以圆满如玉,是因为其天然如此,无需借助于其他事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真善美、崇尚自然的人生理想。
尾联:“玄珠归罔象,持此报同参。”诗人把道术喻为玄妙的珠玉,认为它原本属于无形之物,不必依附于任何有形之物。最后,他把这种理念启示于他人,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