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坐终夕,坐久灯力微。
晓漏知多少,邻鸡闻庶几。
病躯慵下榻,花气促披衣。
笑问儿童道,晨星稀未稀。

【注释】

  1. 后七问:即《宿新市徐公店》七绝,诗中“孤灯”指作者自己。
  2. 坐终夕:坐了一整夜。
  3. 坐久灯力微:灯的光亮已经微弱。
  4. 晓漏知多少:夜里听到的漏壶声(古代计时工具,用铜制的容器装满水,里面刻有记时的小刻度)能知道是几点了。
  5. 邻鸡闻庶几:邻居家听到的鸡叫声能感觉到天快亮了。
  6. 病躯慵下榻:身体不适,不想起床。
  7. 花气促披衣:花香催促着人赶快起床穿衣。
  8. 儿童道,晨星稀未稀:孩子在路上问道,早上的星星稀疏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夜晚静坐时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首句“孤灯坐终夕”,描绘了自己独自坐在房间里,直到深夜的场景。第二句“坐久灯力微”,则表达了由于长时间坐着,灯的光线已经减弱。第三句“晓漏知多少”,则通过听到的夜漏声(古代用来计时的器具)来感受时间的流逝。第四句“邻鸡闻庶几”,则通过听到远处的鸡鸣声,感受到天边逐渐亮起的情景。第五、六句“病躯慵下榻,花气促披衣”,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被花香催促着起床的情景。最后一句“笑问儿童道,晨星稀未稀”,则是以儿童的视角来提问,询问天空中的星星是否已经变得稀疏。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疲惫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