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闻鬼哭,不复更摊书。
渐觉乌成马,无心獭祭鱼。
偶来观越绝,相失半秦馀。
稽首空王问,三伊如不如。
【注释】
闻:听说。鬼哭:相传古代传说中鬼哭时,天将下雨。摊书:指读书。乌成马:指骏马乌骓。《史记·项羽本纪》载,秦将章邯破赵,围巨鹿,楚将项燕率兵救赵。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率军与秦军决战于巨鹿,大破秦军,乘胜追击至城下再破之。后因“乌江自刎”而传为笑柄。无心獭祭鱼:比喻不专心致志,无所事事。相失:失去联系。秦:指秦国。空王问:向王者求教。三伊:即三皇、五帝、三王。如不如:不如谁。
【赏析】
《后七问》,是一首五言诗。全诗四句,每句八字,共二四一六八字,结构整齐划一,平仄和谐,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内容则含蓄深婉,耐人寻味,堪称唐人绝句中的佳作。
首联两句说自从听了鬼哭之后,就再也不读那些书了。“闻鬼哭”,是指听到有关鬼哭的传说,这当然不是事实,而是诗人的一种联想。“不复更摊书”,是说不再去读那些书了,这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愤激之情。
颔联两句说渐渐地感觉到那匹马已经老了,无心再像从前那样去捕捉那鱼儿了。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也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识。“渐觉乌成马”一句中的“乌成马”,是指骏马乌骓。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秦将章邯破赵后,围巨鹿,楚将项燕率兵救援赵国。项羽杀宋义,立自己为上将军,率军与秦军决战于巨鹿,大破秦军,乘胜追击至城下再败之。后以“乌江自刎”而传为笑柄。此句用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无心獭祭鱼”是说由于自己的雄心壮志,所以对于捕鱼这种平凡的工作,也失去了兴趣。
颈联两句写偶然来观赏越绝书,却与半壁秦余失去了联系。“越绝”是指《越绝书》,是一部记载越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半壁秦余”则是指秦国灭亡后,秦人的残存部分,即秦朝的残余势力。这里运用典故,表明了诗人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失败表示惋惜之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秦末农民起义者命运的关心。
尾联两句说向王者求教,但王者不如三皇五帝。“三伊”指上古的三个帝王,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如不如”则是说王者不如三皇五帝。这是诗人对当时统治者进行讽刺和批评,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全诗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既总结了全诗,又寄寓了深刻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