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笑耕山子,翻为渡海人。
个中知者少,此事与谁陈。
游藉儒官重,交从古道亲。
行行慎岐路,彼岸淼无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考生应首先指出本诗的内容,然后逐句进行赏析,最后指出其作用即可。

本诗为送别之作。全诗写景寓情,托物言志。第一句“却笑耕山子”是说吕耕山不愧为耕山人;第二句“翻为渡海人”是说吕耕山不愧为渡海者。第三句“个中知者少”是说能体悟此意者不多,第四句“此事与谁陈”是说此事只能与知己之人共同商榷。第五句“游藉儒官重”即指吕耕山曾以儒官之身而闻名于世;第六句“交从古道亲”是说吕耕山水到渠成,与古人一样亲近。第七句“行行慎岐路”是说在旅途中要谨慎地选择道路;第八句“彼岸淼无垠”是说彼岸茫茫无际,比喻前途渺茫。

【答案】

(1)却笑:嘲笑。耕山子:吕耕山。

(2)翻为:竟成为。渡海人:渡海的人。耕山子:吕耕山,此处泛指耕山之人。

(3)个中:其中。知者:理解此意的人。

(4)此事:此事即指诗中的主旨。与谁陈:与谁共商此意?陈:陈述、商榷。

(5)游藉:游历,因官而名。

(6)儒官:儒生、儒士,指以儒学为官。

(7)重:显扬。

(8)交从:交往、结伴同行。

(9)行行:行程漫漫,指旅途中。

(10)慎岐路:谨慎地选择道路。

(11)彼岸:此岸的彼岸,泛指前途或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