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鬓惊年暮,闲心与地偏。
对君何所似,春近夕阳边。
短烛照无梦,寒灰拨有烟。
知音爱禅寂,默坐岂徒然。

杨凌霜郑秉渊衍源诸子过宿东林

解析:

  1. 衰鬓惊年暮 - 描述了诗人的外貌特征,”衰鬓”指的是发白如雪的鬓发,”惊”表达了一种惊讶或感叹的情感,“年暮”则是指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闲心与地偏 - “闲心”意味着心情悠闲,不被外界纷扰所动,而”地偏”则可能是指诗人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3. 对君何所似 - 这里可能是引用了某句话或是典故来表达对朋友或某个对象的某种相似或比较。
  4. 春近夕阳边 - 这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春”象征着新的开始或者希望,而”夕阳边”则可能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或者是某种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时刻。
  5. 短烛照无梦 - 使用蜡烛作为象征,表明诗人在夜晚沉思或读书时的情景。”无梦”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或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6. 寒灰拨有烟 - 描述的是冬天寒冷的景象,”寒灰”可能指的是被点燃后很快熄灭的火堆,”有烟”则表示火势微弱或已经熄灭。
  7. 知音爱禅寂 - 这里的”知音”指的是理解并欣赏自己内心世界的人,而”禅寂”则体现了一种追求精神境界或内在平静的生活方式。
  8. 默坐岂徒然 - 强调了一种静默中寻求智慧或领悟的态度,表明这种生活并不是没有目的或意义的空谈,而是通过内心的冥思苦想来实现某种精神上的提升。

译文:

岁月已至暮冬,我的头发如霜般白了。在这悠闲自在的日子里,我的心似乎与世俗的世界隔绝了。面对你(或他),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我们之间相似之处。春天即将来临,夕阳西下,万物似乎都在告别。夜晚,我在烛光下阅读,但心中没有梦境。冷灰被轻轻吹拂,只有细微的烟飘散。我珍视那些能理解我心灵的朋友,他们懂得禅意,热爱那份寂静。而我,默默地坐着,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并非无所事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换、个人心境及与友人相处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时间以及与亲友交流的深刻感悟。诗中的“衰鬓惊年暮”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敏感与感慨,“闲心与地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君何所似,春近夕阳边”一句,可能是在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际关系的变化,暗示着友情或亲密关系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此外,“短烛照无梦,寒灰拨有烟”两句通过对比蜡烛的燃烧与寒灰的熄灭,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对比。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