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渐迷津,招招唤渡频。
烟横石云路,柳暗塔坡春。
见月知潮汐,登舟辨主宾。
芦中有穷士,应是未归人。
诗句释义
1 石云山晚渡:描述了一个在傍晚时分,诗人在石云山上的渡口停留的场景。
- 暝色渐迷津:天色已暗,渡口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
- 招招唤渡频:频繁地招呼着摆渡的人,希望能渡过河流。
- 烟横石云路:远处的山峰上,烟雾弥漫。
- 柳暗塔坡春:塔坡上的柳树已经长出了新芽,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 见月知潮汐:看到月亮的形状就能知道潮汐的变化。
- 登舟辨主宾:登上船后,能够辨别谁是客人谁是主人。
- 芦中有穷士:船上有位贫穷的读书人。
- 应是未归人:这位穷读书人应该是还没有回去的人。
译文
黄昏时分,石云山的渡口,我停下了行程。天色渐渐昏暗,我不断地呼唤摆渡的人,希望能渡过这条河。
远处的山峦上,雾气弥漫,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塔坡上的柳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舒适。
看到月亮的形状,我能知道潮汐的情况。登上船后,我能够辨别谁是客人谁是主人。
船中有一位贫穷的读书人,他应该是还没有回去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见月知潮汐”和“登舟辨主宾”等细节描写,都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对生活、友情等方面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