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渐迷津,招招唤渡频。
烟横石云路,柳暗塔坡春。
见月知潮汐,登舟辨主宾。
芦中有穷士,应是未归人。

诗句释义

1 石云山晚渡:描述了一个在傍晚时分,诗人在石云山上的渡口停留的场景。

  1. 暝色渐迷津:天色已暗,渡口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
  2. 招招唤渡频:频繁地招呼着摆渡的人,希望能渡过河流。
  3. 烟横石云路:远处的山峰上,烟雾弥漫。
  4. 柳暗塔坡春:塔坡上的柳树已经长出了新芽,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5. 见月知潮汐:看到月亮的形状就能知道潮汐的变化。
  6. 登舟辨主宾:登上船后,能够辨别谁是客人谁是主人。
  7. 芦中有穷士:船上有位贫穷的读书人。
  8. 应是未归人:这位穷读书人应该是还没有回去的人。

译文

黄昏时分,石云山的渡口,我停下了行程。天色渐渐昏暗,我不断地呼唤摆渡的人,希望能渡过这条河。
远处的山峦上,雾气弥漫,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塔坡上的柳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舒适。
看到月亮的形状,我能知道潮汐的情况。登上船后,我能够辨别谁是客人谁是主人。
船中有一位贫穷的读书人,他应该是还没有回去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见月知潮汐”和“登舟辨主宾”等细节描写,都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对生活、友情等方面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