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涳蒙色,平生水石心。
天空云出岫,山静鸟依林。
远近神俱往,登临兴转深。
无弦志有在,终古待知音。
【解析】
题画诗,即以画为题写的诗歌。题画诗是古代诗人、画家共同的爱好,许多名篇佳构都是题画诗或题画之作,如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题画诗多写景抒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托物言志。题画诗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表达作者的情感。“一片涳蒙色”一句,描绘了一幅山野景色图;“平生水石心”一句,写出作者对山野景色的热爱之情;“天空云出岫,山静鸟依林”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远近神俱往,登临兴转深”两句,写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无弦志有在,终古待知音”两句,写出了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之情。本首题画诗表达了作者对山野景色的热爱之情和对知音的期待之情。
【答案】
译文:
一色苍茫的云雾笼罩着山峰,我平生的心志就是追求清幽的水石。
天空飘起层层白云,好像从山峰中飞出来的一般,群山如此安静,鸟儿栖息在树林里。
远远近近的景象都令人陶醉,登上高处,兴致更加浓重了。
我虽然没有琴弦,但心中的志向是有的,我期待的是知音。
赏析:“一片蒙”,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山野上空那层薄薄的云雾,仿佛山峦叠起,浑然一体。
“平生水石心”,点明此诗题意,说明这是一首咏山之作。“水石”,即水的石头,指山。“心”,是说自己的心意、志趣。“平生水石”,即平生之志,即一生向往清幽、淡泊的境界。
“天空云出岫”,写远景,写天边飘来的层层云彩像山岫一样从天边出现,写得新奇、生动、传神,使人感到一种空灵、飘逸的感觉,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岫”,山间的孔穴,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山静鸟依林”,写近景,写寂静无声的山林里,一群小鸟栖息在树林中,使画面显得十分宁静和谐,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恬淡。
“远近神俱往,登临兴转深”,写诗人面对美丽的山水时,心情也随之愉悦而激动起来。“神”字,既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又写出了山的意境。“兴”字,不仅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还写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神”与“兴”连用一“俱”字,更显出这种情感的变化是多么的自然,多么的真切。
“无弦志有在,终古待知音”。诗人虽然没有演奏乐器,但是心中怀揣着远大的志向,期待着有知音能欣赏自己的作品,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