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重阳约,前期不待招。
别君才几日,留客在今宵。
宿草初漙露,新钟复应潮。
晨兴事园圃,野菜及时挑。

【注释】

壬午:农历九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初住:刚住下。大通古寺罗戒轩:位于今四川雅安的一座古寺。黄葵村霍西牛:即霍西牛,诗人的朋友。陈臣张:指陈子龙、张溥等人。过宿同赋:一同在诗中作诗。同葵村韵:与霍西牛、陈子龙等人共同作诗。

【赏析】

这首诗作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九月壬午重阳节后第二天,作者刚从成都来到大通,在古寺罗戒轩住宿。此时诗人刚与朋友相聚不久,故写此诗赠别友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已有重阳约”一句,说明自己和朋友们早已约定在这一天聚会。这既是对前面“前期不待招”的解释,也表达了一种期待。

“别君才几日,留客在今宵”两句紧承上句而来,说与友人分别仅数日,又留客人在今夜。这两句话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别君”二句,是全诗的主干;前两句是铺垫,后两句是转折,而“留客”则点出了“宿”,因此“才几日”三字,既照应了“前期不待招”,又照应了“别君”。所以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

第三联写宿草露晞,新钟响潮。这两句诗是写宿景。宿草露晞,是写时间已至黄昏,露水沾湿草地;新钟复应潮,是写夜半时分,山寺的钟声传来。这里,不仅把一个“夕”字写得活灵活现,而且把一个“秋”字也写活了,可见诗人观察之细,描写之工。

第四联写早起园圃,及时挑菜。这句诗写的是自己早起到园圃去劳动的情景。诗人以农事为题材,写出了自己关心农事的心情和愿望。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人在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又是一曲田园之歌,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