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识潮信,盈盈时复消。
所思半城市,相望一迢遥。
好月不终夕,孤灯难竟宵。
故山有丛桂,行矣不须招。

诗句原文:

近水识潮信,盈盈时复消。
所思半城市,相望一迢遥。
好月不终夕,孤灯难竟宵。
故山有丛桂,行矣不须招。

注释与赏析:

  1. 近水识潮信:靠近水体的人能够了解潮水的规律和消息,因为潮水的变化与水的涨落密切相关。
  2. 盈盈时复消:形容潮水时高时低,有时盛大有时消退,给人一种时隐时现的感觉,形象地描述了潮水的多变。
  3. 所思半城市:诗人对某个地方的思念之情如同一半的城市一般复杂和丰富。
  4. 相望一迢遥:两地相隔遥远,相见一次不易,强调了距离感和相思之苦。
  5. 好月不终夕:美好的月亮不能持续整晚,意味着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
  6. 孤灯难竟宵:在夜晚中,一盏孤独的灯光难以驱散黑暗,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坚持。
  7. 故山有丛桂:故乡山上有桂花树,象征着故乡的美好和记忆。
  8. 行矣不须招:即使离去也不必特地召唤,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

诗句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首两句“近水识潮信,盈盈时复消”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水域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了水边人对潮汐变化的敏感和认知。接下来的“所思半城市,相望一迢遥”则表达了对远方城市的深切思念和对远距离的感慨。“好月不终夕,孤灯难竟宵”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坚持,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最后一句“故山有丛桂,行矣不须招”不仅点明了故乡的元素,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