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祠不复布琴尊,往事惟凭故老言。
东海日高开讲席,西樵山色接江门。
石房细语虚闻响,庭树无枝老见根。
独有枯禅经过此,问君谁是好儿孙。

【注释】

白沙先生祠故址:指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在日本传道弘法的地点。

荒祠不复布琴尊:祠堂已荒废,不再设琴桌。布:放置。

往事惟凭故老言:过去的事只靠老人传说。

东海日高开讲席:东方的天空已经放晴,可以开讲席了。

西樵山色接江门:西樵山(在今广东)的颜色连接着江门(在今广东省)。

石房细语虚闻响:石房中的声音细微而听不到声音。

庭树无枝老见根:庭院里的树木没有枝叶,看上去已经枯萎了。

枯禅经过此:一个枯瘦的禅师经过了这里。

问君谁是好儿孙:请问你的儿子孙子是谁?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来到日本时,正值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潮时期。他站在鉴真和尚当年传道弘法的旧址,不禁想起鉴真大师当年的事迹。首联“荒祠不复布琴尊,往事惟凭故老言”,是说现在这个祠堂已经荒芜,再也不能弹琴吟诗作乐了,这些往事只凭老人来述说。颔联“东海日高开讲席,西樵山色接江门”,写当时天气晴朗,海风和煦,正是传道讲经的好时光,于是鉴真就在这里开设讲席,广收弟子,弘扬佛法。颈联“石房细语虚闻响,庭树无枝老见根”是说石房中的钟声虽然细微,却能传出很远;庭院里的大树虽然已经枯死,但树干上还能看到它曾经生长的痕迹。尾联“独有枯禅经过此,问君谁是好儿孙”,是说只有这位枯瘦的禅师经过了这里,问他的儿子孙子是谁。诗人通过这一对问答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沧桑的感受,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于佛法传播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