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出门归亦客,闲身到处主中宾。
萍踪未定逢知己,蜡烛无多别故人。
江水长流寒不冱,云山弥望远生皴。
临岐指点泷西路,君但能来莫问津。

注释

  1. 西行阻兵复归小漫山:指因战乱而被迫离开小漫山,但最终还是回到那里。
  2. 霍西牛过宿诉别:霍西牛在过夜时向我诉说离别之苦。
  3. 行脚出门归亦客:行走江湖之人,无论到哪里都像是客人。
  4. 闲身到处主中宾:虽然自己身份平凡,但能自在地游走于各色人等之间。
  5. 萍踪未定逢知己:我的行踪不定,但总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6. 蜡烛无多别故人:离别之际,没有太多财物,只能依依不舍地与朋友告别。
  7. 江水长流寒不冱:长江水长流不息,即使寒冷也不会结冰。
  8. 云山弥望远生皴:远望着连绵的山峦,感觉它们似乎变得遥远而模糊。
  9. 临岐指点泷西路:在岔路口为我指明前行的道路。
  10. 君但能来莫问津:只要你能来,就不要问我路在哪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西行阻兵复归小漫山霍西牛过宿诉别”表达了作者因战乱而被迫离乡背井,最终又返回故土的心情。这里的“西行”和“阻兵”暗示了战争的背景,而“复归”则表达了回归的决心。“小漫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泛指故乡。“霍西牛过宿诉别”则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与旅伴告别的场景。这一句通过“过宿”、“诉别”等动作,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无奈。
颔联“行脚出门归亦客,闲身到处主中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他认为,无论是行走江湖还是隐居山林,都是人生的常态,都应该像客人一样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这里的“闲身”可能指的是作者的生活状态,也可能是形容某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世事的看法。认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颈联“萍踪未定逢知己,蜡烛无多别故人”则是对友情的描绘。作者认为自己的行踪不定,但总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的“萍踪未定”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蜡烛无多别故人”则传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不舍之情。蜡烛燃烧的时间有限,而离别的时刻却难以避免。这里用“烛”和“蜡”谐音,寓意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江水长流寒不冱,云山弥望远生皴”则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诗人将江水、云山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联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这里的“寒不冱”可能指的是长江的冬景,也可能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坚韧和不屈。“远生皴”则形象地描绘了远山的轮廓,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最后两句“临岐指点泷西路,君但能来莫问津”则是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不要过于纠结于道路的选择和命运的安排。这里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期望,也透露出诗人对命运的一种无奈和接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