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庭记说嵩台事,应诏曾瞻十二旒。
焚草再陈忧国疏,吟诗多上阅江楼。
手存旧泽惟鸲鹆,心有殊恩但蒯缑。
谁念夕阳风在树,有人持钵过端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趋庭记说嵩台事,应诏曾瞻十二旒
  • 趋庭记说嵩台事:这句诗的意思是回忆自己年轻时曾为官至嵩山,在那里写下了《趋庭记》一书来记载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趋庭”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仪,意指在长辈面前恭敬地站立。”嵩台”指的是嵩山,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记”在这里表示书写或记录。
  • 应诏:这里指应皇帝的召唤。”应诏”通常表示有皇帝的召见或命令。
  • 曾瞻十二旒:这里的“十二旒”是指古代皇帝头上戴的冕旒,象征着权威和尊严。”瞻”意味着观察或注视。这句话的意思是曾经有幸目睹过皇帝的威严。
  1. 焚草再陈忧国疏,吟诗多上阅江楼
  • 焚草再陈忧国疏:这句诗描述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忠诚和责任感。”焚草”可能指的是烧掉一些无用的文书或杂务,以显示自己的决心和专注。”再陈”意味着再次提出或陈述。”忧国疏”是关于国家大事的奏章。
  • 吟诗多上阅江楼: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喜欢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吟诵诗歌,如”阅江楼”。”阅江楼”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历史上曾多次成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地方。
  1. 手存旧泽惟鸲鹆,心有殊恩但蒯缑
  • 手存旧泽惟鸲鹆:这句诗描绘了自己的谦逊态度。”手存旧泽”可能指自己始终保持着谦卑的态度。”鸲鹆”是一种鸟,常用来比喻人的机灵和聪明。
  • 心有殊恩但蒯缑:这句诗表达了自己感激皇帝对自己的特殊恩惠。”蒯缑”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来弹奏音乐,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恩惠如同音乐一般美妙。
  1. 谁念夕阳风在树,有人持钵过端州
  • 谁念夕阳风在树:这句诗反映了一种怀旧之情。”夕阳风在树”意味着夕阳下的微风轻拂过树木,给人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感觉。
  • 有人持钵过端州: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自己曾经离开朝廷,前往边远地方任职的情况。”端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持钵”可能指的是僧人或行者手持钵盂行走的样子,暗示了一种出家人的生活状态。

赏析:这首诗是贾岛对自己早年官场生涯的回忆,充满了深情与怀念。通过对嵩台的记忆、对国家的忧虑以及个人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一个忠臣的复杂情感世界。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恩德的感怀。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历史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