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师子高高坐,万仞峰头一个僧。
引水入房分绕药,磨刀临涧不饶藤。
枯椿谷冷花先雪,冻雨檐孤溜易冰。
却笑昨宵低处望,也将残烧作禅灯。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棣。以下是对各句的解释,并附上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平阳师子高高坐 - 描述一个僧人在高耸入云的峰上安静地坐着的形象,如同平阳地区的雄狮般威严而宁静。
  2. 万仞峰头一个僧 - 强调这座山峰的高峻与僧人的孤独,暗示着高远的修行之地。
  3. 引水入房分绕药 - 描绘了僧人如何巧妙利用自然水源,将清澈的水引进自己的居所,用来灌溉或洗涤药材。
  4. 磨刀临涧不饶藤 - 描述僧人面对悬崖峭壁,磨利刀具时毫不畏惧,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5. 枯椿谷冷花先雪 - 描绘寒冷的山谷中枯萎的树木上,花朵率先绽放,仿佛是自然界的奇观。
  6. 冻雨檐孤溜易冰 - 描述冬日里,屋檐滴落的冻雨形成晶莹剔透的冰柱,增添了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意境。
  7. 却笑昨宵低处望 - 表达了诗人对昨日夜晚在山脚下仰望星空时的愉快心情,同时也有对此刻修行环境的感慨。
  8. 也将残烧作禅灯 - 以残存的篝火作为佛前的照明,象征着修行者在逆境中的坚持和希望。

译文与注释

游云窝赠中介大师(平阳)
平阳的狮子般庄严地盘踞在万仞高的峰顶,
一位高僧坐在峰尖上如一尊佛像。
他引水流进房屋四周环绕种植药材,
磨刀石旁,他面对深谷毫不退缩。

枯黄的树梢在寒冷的山谷中首先披上了白霜,
冬日的雨落在屋顶上像冰溜一样清晰可见。
昨夜我曾在山脚仰望星辰许愿,
如今又将余烬点燃,照亮修行之路。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一个修行者在高山上的宁静生活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对山水、药物、岩石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高僧生活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实践。诗中的“引水”、“磨刀”等动作,都富有象征意义,既表现了僧人的生活智慧,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最后两句“昨夜我曾在山脚仰望星辰许愿,如今又将余烬点燃,照亮修行之路”,则将个人的经历与整个修行环境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与成长。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