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野老祠刍狗,山鸟衔灰自爇林。
半壁电光深入石,一星槐火竟流金。
白牛假道归涔黑,玄鹤摩空落影沉。
谁识枯桐心已死,独蒙尘土待知音。



南村野老祠刍狗,山鸟衔灰自爇林。

半壁电光深入石,一星槐火竟流金。

白牛假道归涔黑,玄鹤摩空落影沉。

谁识枯桐心已死,独蒙尘土待知音。

译文:

在南村,一位老农祠里的稻草人被烧毁了,山中的鸟儿衔来灰烬自燃树林。
半壁上的闪电深入到石头里,一颗流星般的光芒竟闪耀如金色。
白色的牛借道归去,涔水边的黑色一片寂静,玄色的大雁摩天而过,影子沉沉。
谁又知晓那枯死的桐树,它的心早已死去,只是独自被尘土掩埋等待着有知音的人。

注释:
烧 :诗的第一句。
南村野老祠刍狗:在南村的一个乡村,有个老农建了一个草人祠堂,但草人却被烧了。
山鸟衔灰自爇林:山中的鸟类将燃烧的灰烬叼回森林里。
半壁电光深入石:天空中的闪电照亮了半边墙壁和岩石。
一星槐火竟流金:星星般的流星划过,光芒闪烁如同金子。
白牛假道归涔黑:白色公牛借用涔水边的路回到黑处。
玄鹤摩空落影沉:黑色的大雁在天空中飞行,留下了深沉的影子。
谁识枯桐心已死:谁又知道那枯萎的桐树,它已经失去了生机。
独蒙尘土待知音:孤独地承受着尘土的覆盖,等待着有知音人来欣赏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通过描绘一幅农民焚烧草人的图画,引出了生命易逝的主题。第二句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即使是山中的鸟儿也不能免于自然的摧残。第三句则用闪电和流星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白牛、玄鹤等动物的形象描绘,它们虽然各自忙碌,但都在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他既感叹枯桐的凋零,也期待有知音能够理解他的心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