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不因人浊处清,积空成色自分明。
嵩山破灶当机堕,古庙香炉觌面呈。
宿火传将微有焰,轻风随去本无情。
年年二月逢寒食,消息还归折脚铛。
诗句注释及赏析:
- 烟热不因人浊处清,积空成色自分明。
- “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袅袅上升的炊烟或烟雾,“热”,可能是比喻某种情感或情绪的温度,“不因人浊处清”,意味着在纷扰和混乱中仍保持清明,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积空成色”指积聚起来的物质形成了鲜明的颜色,象征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显露出来的清晰可见的成果或意义。
- 嵩山破灶当机堕,古庙香炉觌面呈。
- “嵩山破灶”可能是指嵩岳山上的废弃灶台,这里用来形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当机”通常指的是关键时刻,这里暗示了某个重大时刻的转变或决断。
- “古庙香炉”中的香炉可能代表了历史遗迹或文化符号,它面对人们时展示出的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 宿火传将微有焰,轻风随去本无情。
- “宿火”指遗留下来的火星或余烬,象征着过去的火焰虽已熄灭,但留下了些许的痕迹和记忆。
- “轻风”则暗示着自然的力量,轻轻地带走了一切,不带有任何执着或留恋。
- 年年二月逢寒食,消息还归折脚铛。
- “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举行,用于纪念先人,同时也是一个扫墓的日子。
- “折脚铛”可能是指在寒食节期间使用的特制锅具,由于其形状类似于被折断的腿,故有此称。
- 这里的“消息”可能指的是节气更替、时节变化的消息,“折脚铛”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便或损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中的景象与感受。诗人通过对烟云、灶台、古庙、残火等元素的描写,构建出一个既有物理实体又有抽象意境的画面。诗中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对事物的影响,也表达了对传统和过往的一种怀念。同时,诗人巧妙地利用“寒食”这一节气背景,以及“折脚铛”这一具体的器物象征,传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生活的不易。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呈现了一种对过去和现在交织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