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河梁君送我,今年海外我逢君。
到来两见初圆月,归去还同不住云。
林下覆棋人未散,夜中饯酒客仍醺。
如何便上轻车别,前路砧声次第闻。

注释:

去岁河梁君送我,今年海外我逢君。

去年在黄河桥梁上你送我,今年你在远方我遇到你。

到来两见初圆月,归去还同不住云。

我们再次相遇时看到初圆的月亮,分别时你就像不停留的云雾。

林下覆棋人未散,夜中饯酒客仍醺。

树林下下棋的人还未散,夜中喝酒的人依然喝醉。

如何便上轻车别,前路砧声次第闻。

我们如何就上轻便的车告别,前路传来的是阵阵的砧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这次分别感慨颇深,于是写了这首送别诗。

首联两句写去年离别、今年相遇的情景。“君”即对方,即友人之友。去年,诗人在黄河桥头送别朋友;今年秋天,友人又到诗人这里来。去年和今年,一别一遇,时间虽不同,但在诗人看来,这两次分别和相聚,都充满了离愁别绪。

颔联两句写分别时的情景。“初圆月”和“不住云”都是用典。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曾派何承天作《释奠颂》,歌颂孔子为“方丈世尊”,并自言:“如月之光,有增无损。”唐人张说也曾写过《东封颂》,歌颂孔子为“光耀储宫”、“居天位而掌百神”。后来,人们把这两个典合在一起,称颂孔子为“天上玉皇”和“人间圣人”。“初圆月”是形容明月皎洁明亮,“不住云”是形容月光普照,使天空中的云也变得明亮了。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两人再次相遇时看到初圆的月亮,分别时你就像不停留的云雾。诗人以“初圆月”和“白云”比喻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

颈联两句写别离后的思念。“林下”是树林下面,指送别的地方。“夜中”是夜晚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再次相遇时见到初圆的月亮,分别时你就像不停留的云雾。诗人以“林下”和“夜中”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分离后的深深思念之情。

尾联两句写别后思念之情更甚。“前路砧声”是指故乡传来的捣衣声。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如何就上轻便的车告别,前路传来的是阵阵的砧声。诗人用一个“怎”字将送别时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全诗以“别”字统领全篇,从送别写到别后思念再写到别后的思念,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