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老北堂萱,霜入菱花鹤鬓繁。
课子躬耕方寸地,抱孙亲授五千言。
馀餐留作斋僧饱,重纩旁分冻谷温。
愿得此山长有主,不妨持钵日登门。
【注释】
北堂萱:指代妻子。
课子:教导子女,泛指教育子女。
方寸地:指心地,心胸。
五千言:儒家经典中《论语》有五经之说,即《诗》《书》《礼》《易》《春秋》,故称“五千言”。
重纩:暖和的被子,喻为温暖、舒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李母(作者之妻)的颂扬之作,通过描写李母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首句“春风吹老北堂萱”,以春风为媒介,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春风中的北堂萱花,仿佛在诉说着母亲年迈的身影,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次句“霜入菱花鹤鬓繁”,则进一步描绘了母亲容颜的变化,如同秋霜般寒冷的天气已经侵入到她的鬓发之中,使她看起来更加衰老。这一景象不仅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更让人感慨母亲的坚强和毅力。
接着三句“课子躬耕方寸地,抱孙亲授五千言。”,诗人描绘了母亲在教育子女、传授知识方面的伟大成就。她像一位辛勤的农夫一样,耕耘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去引导子女成长。同时,她还像一位博学的教师一样,将自己一生所学的知识都传授给了子女,让他们受益无穷。
最后两句“馀餐留作斋僧饱,重纩旁分冻谷温。”,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母亲的生活状态。她将剩下的食物留给寺院里的僧人食用,自己则穿着厚厚的被子来抵御严寒。这样的行为既体现了母亲的善良和慷慨,也展示了她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她的伟大品质和坚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像母亲那样勇敢面对、坚韧不拔,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