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正拟参方去,却喜金山有主人。
北道未通怀里刺,东篱重理瓮头巾。
朱弦静谱当时曲,白社言寻昨日春。
分卫偶来劳见讯,长官争似衲僧贫。
喜毛中庵明府归自丹徒草鞋正拟参方去,却喜金山有主人。
北道未通怀里刺,东篱重理瓮头巾。
朱弦静谱当时曲,白社言寻昨日春。
分卫偶来劳见讯,长官争似衲僧贫。
注释:
- 喜毛中庵明府归自丹徒: 喜悦地听说毛中庵(明府)从丹徒返回了。明府,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指太守、知府等地方高级官员。
- 草鞋正拟参方去,却喜金山有主人: 准备去参拜佛时,忽然听说金山寺(即今天的江苏镇江金山寺)的住持回来了。”方”是佛教修行的地方,”参方”指的是去参拜佛。
- 北道未通怀里刺,东篱重理瓮头巾: 北道还没有开通,心里还有牵挂,就像怀里扎着一根刺。“东篱”指的是陶渊明,他曾在东篱下种菊花,后来隐居田园。这里的”瓮头巾”是说重新整理头上的包头巾。
- 朱弦静谱当时曲,白社言寻昨日春: 静静弹奏古琴,回忆当年与朋友一起赏花的欢乐时光。“朱弦”指的是红色的琴弦,象征喜庆;“白社”指的是白色的丝线,象征清白。
- 分卫偶来劳见讯,长官争似衲僧贫: 偶尔有信使来访,送来问候。“分卫”是守卫的意思,这里指信使。“长官”是对地方长官的称呼。”争似”意思是比谁更像……“衲僧”是禅宗和尚的俗称,这里指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人贾岛是一位著名的苦吟诗人,以诗风简练、格律严谨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他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诗中的”朱弦静谱当时曲,白社言寻昨日春”两句,通过对古琴和丝线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对信使和长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