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入山殊草草,旧游留话未匆匆。
半窗萝月三更梦,万壑松涛一夜风。
高韵独吟清漏永,孤灯分照寸心同。
殷勤致语东林炳,莫漫逢人说懒融。
【注释】
初春:一作“新秋”。古钱:指古代的铜钱。宿马山:在今江苏宜兴县西南。分赋:轮流分着做。野老:指作者自己。殊草草:很匆忙。留话:留下的话、未说的话。半窗萝月三更梦:半窗上月光映照着,直到深夜。萝(luò):一种植物,即薜荔,有青苔覆盖的藤蔓。万壑(hè):万道山沟。松涛:松林里的风吹声。高韵:清高的格调。独吟:独自吟诵。清漏:指夜深了。孤灯分照寸心同:孤独一人,用灯光照亮自己的心意。寸心:指心事。致语:表达心意。东林炳:指东林寺。炳,明。莫漫逢人说懒融:不要随便说懒散的话。融:融通、融洽。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入晚宿东林寺,宿后半夜醒来时的情景。首联两句写宿后起早,清晨起床时的心情。次联写晨起时,看到窗外景象的感受和联想。第三联写自己独吟时的感慨。末联写自己对别人的忠告。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佛家的虔诚和对世俗的淡泊,以及他的高尚情操和不屈的精神。
此诗以“宿”字为线索贯穿全篇,前四句写宿后早起,五、六句写早起时所见之景,七、八句写自己独吟的情怀,九、十句写别人对自己的忠告。
“野老入山殊草草”,是说作者入山宿于东林寺,匆匆忙忙,没有好好休息。这一句看似平平淡淡,却写出了作者的心境。“旧游留话未匆匆”,则点出作者宿后起来时,仍然想着过去的事,心中还牵挂着未说完的话。两句一气呵成,把作者宿后的心境写得淋漓尽致。
“半窗萝月三更梦,万壑松涛一夜风。”这句是说,当夜半时分,作者听到窗外传来万壑的松涛声,便想到昨夜的梦,而梦里似乎还有那萝月的身影。这两句写景极富画面感。“萝月”二字暗含“铜钱”,意指作者梦中所见,似有似无,朦胧而遥远。“万壑松涛一夜风”一句,则是对梦境的一种延伸,将梦境与现实联系起来,既渲染了夜的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高韵独吟清漏永,孤灯分照寸心同。”这句是说,在寂静的夜晚里,作者独自吟诵着自己的诗句,而那孤灯则照亮了自己的心事。这里的“高韵”一词,既形容了作者的诗句之美,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崇高与纯洁。“寸心同”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认识与把握。
“殷勤致语东林炳,莫漫逢人说懒融。”最后两句是对读者的劝诫与期待。这里既有对佛教精神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启示。“莫漫逢人说懒融”中的“懒融”,可能是“懒融融”的误写,意为懈怠、慵懒;而整句的意思是,不要随便说自己懒惰或松懈。这两句既是对读者的期望与鼓励,也是对自己修行的提醒与鞭策。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