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黄花覆槿藩,一庵秋色数家村。
僧闲自笑驴窥井,客至唯教鹤应门。
短烛话深通语默,旧游见惯失寒暄。
与君早有居山约,双鬓无端雪渐繁。

卢雁林过庵见赠赋答

红树黄花覆槿藩,一庵秋色数家村。

僧闲自笑驴窥井,客至唯教鹤应门。

短烛话深通语默,旧游见惯失寒暄。

与君早有居山约,双鬓无端雪渐繁。

注释:

卢雁林:这里指僧人,可能是诗的作者的朋友或熟人。过庵见赠:经过寺庙时得到赠送。赋答:作诗回答。

红树黄花:指秋天的景色,红色和黄色的树叶和花朵。覆盖:遮盖。槿藩:槿树的篱笆,这里指小院。数家村:形容村庄众多。

僧闲:指僧人闲暇。自笑:自我嘲笑。驴窥井:指僧人看到驴子在井边偷吃食物而感到好笑。

客至:客人来到。唯:只。教:让。鹤应门:让鹤在门前迎接客人。这是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以自己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来回应友人的赠诗。

短烛:指微弱的灯光。话深通语默:在昏暗的环境中交谈,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心声,无需言语表达就能理解彼此的意思。

旧游:指过去的旅行经历。见惯:已经习惯了。失寒暄:忘记了寒暄。这里的“见惯”可能是指由于长期隐居山林的生活,使得诗人对外界的事物不再那么在意了。

与君:指的是与卢雁林之间的友谊。早有:很早就有了。居山约:住在山里的约定。双鬓:指自己的头发,这里用来形容岁月流逝的感觉。无端:无缘无故地。雪渐繁:没有原因地增加白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通过描写僧人、驴子、鹤等元素,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展现了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和平静。此外,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慨。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又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