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烟火隐云岚,一个真僧守破庵。
行脚不妨随我住,枯禅还喜有人参。
竹林诸阮分南北,莲社群贤数二三。
咫尺乌衣门巷近,出墙红树间黄柑。
注释:千家烟火隐云岚,一个真僧守破庵。
注释:无数的人家在炊烟中隐约可见,隐藏在云雾之中的庵堂只有一位真正的僧人守护着。
行脚不妨随我住,枯禅还喜有人参。
注释:旅行者不妨跟随我住在这破庵中,虽然寺庙已经荒废但仍然喜欢有人来参拜。
竹林诸阮分南北,莲社群贤数二三。
注释:竹林中的诸位朋友分别居住在东南方和西北方,而莲花社的贤人则只有两三人。
咫尺乌衣门巷近,出墙红树间黄柑。
注释:尽管距离很近,但因为乌衣巷的存在,所以显得有些远。而在墙壁外,红色的树木之间长着黄色的柑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画意。首句通过千家的烟火与云岚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第二句则通过真僧和破庵的对比,表达了对寺庙的珍视和怀念。第三句则描绘了旅行者的闲适生活和他们对参拜的热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是对竹林和莲花社的描述。竹子和橘子是两种常见的意象,竹子代表着坚韧和高洁,而橘子则代表着丰收和喜悦。通过这些元素的结合,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两句则是对乌衣巷和红树的描写。乌衣巷是南京的一个著名景点,而红树则是一种美丽的植物。通过这些元素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