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春雨客来稀,一个闲僧到竹扉。
乔木不随沧海变,野鸥长傍水亭飞。
榄峰晚色青千叠,槐岸新阴绿一围。
便向居亭问祗树,隔溪遥指钓鱼矶。

【注释】

南塘春雨客来稀,一个闲僧到竹扉。何逊(南朝梁诗人)在建业时,常到南塘去游玩,并写下了“南塘春雨足,归雁拂平沙”的诗句。此诗即以何逊为比,写诗人自己过何逊的旧居,见其门已残破,故作此诗。乔木:指高大的树木。沧海:大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草木随风而变。野鸥:自由自在地飞着的小鸟。祗树寺:古寺名,在今南京市东郊。钓矶:钓鱼台,即钓鱼山。

过何太占南塘

南塘春雨客来稀,一

个闲僧到竹扉。

乔木不随沧海变,野鸥长傍水亭飞。

榄峰晚色青千叠,槐岸新阴绿一围。

便向居亭问祗树,隔溪遥指钓鱼矶。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联是说,当年南朝梁代诗人何逊曾住在这里,现在只有一座荒废的寺庙;而如今只有我一人来到他的旧居,看到这门儿已经残破了。颔联是说,那高大的乔木虽然被风吹倒了,但是不会像沧海那样变成陆地,野鸥却仍然飞绕在水亭的旁边,它永远也不会改变它的本性。颈联是说,夕阳映照着青山,一片青翠;槐荫覆盖着大地,一片浓密。尾联是说,我现在要去探访这座寺庙了,隔着小溪远远地望着钓矶山上的钓矶。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凭吊,表达了作者对前朝盛事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