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出处见高风,遗搆依稀想像中。
皋座春来莎草遍,石楼兵后玉书空。
偶然消息成吾是,静里端倪忆我公。
咫尺江门江上水,扁舟来往此谁同。
过白沙先生祠故址
大儒出处见高风,遗搆依稀想像中。
皋座春来莎草遍,石楼兵后玉书空。
偶然消息成吾是,静里端倪忆我公。
咫尺江门江上水,扁舟来往此谁同。
注释:
①过白沙先生祠故址:路过白沙先生祠堂遗址。白沙先生指陈献章。陈献章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有“岭南第一儒”之称。他一生清贫,死后仅得薄田百亩,子孙也无一人在朝任官。
②皋座:指朝廷或官府。
③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多汁,易生匍匐根状茎。
④玉书:比喻经书。《晋书·王导传》载:“(王)坦之常云:‘我与阿衡(王导),虽俱为宰相,然阿衡才如九万里地,我得八万里地。’”后因以“玉书”指经籍。
⑤偶然:偶尔。
⑥静里端倪:指内心隐秘的征兆。这里用典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⑦咫尺:形容距离很近。江门:古县名,今属广东省阳江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
译文:
大儒的出处彰显了他的高尚风范,遗留的遗迹在我想象之中依稀可见。
春天来临,皋座上的莎草遍布四周,石头楼上的经书被战火焚尽。
偶尔传来的消息让我确认自己是陈献章,内心深处隐约的征兆让我怀念陈献章。
近在咫尺的江口江上流水,我乘坐扁舟往来其间,这究竟是谁啊?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陈献章的追忆之情。诗中通过对陈献章生前事迹的回忆,展现了他对儒学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