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半壁削天根,金地巍峨古佛尊。
万里山川供指顾,二时钟磬辨朝昏。
往来烟水疑无路,出入云霞别有门。
欲向孤峰问禅律,自伤迟暮不堪论。

【注释】

玉台:指佛教的“玉佛”,即释迦牟尼,又称大日佛。半壁:山崖的上半部。金地:金铜铸成的佛像。古佛:指释迦牟尼。万里山川供指顾:指佛教徒朝拜佛时,可以远望千里外的山水。二时:早晨和晚上。钟磬:佛教寺院中敲击的乐器。烟水:烟雾和流水。别有门:另有一种境界。孤峰:山峰孤立。问禅律:向僧人请教佛教的道理。自伤迟暮不堪论(wú lùn):感叹自己衰老,无力谈论佛法。

【译文】

玉佛寺的半山腰高耸入云,金光闪闪的大佛尊立其中。

万水千山任凭指点眺望,清晨和傍晚的钟声清晰可辨。

来往于烟雾弥漫的水路之间,感觉无路可走;进出云霄之上,又有别样门户。

想要在孤峰之上向和尚请教,但已感自身年老体衰,难以谈论佛法。

【赏析】

《登玉台寺呈雪玻长老》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作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作者当时因受廷杖之辱,被贬为云南永昌卫经历。此诗是他在谪居期间登临玉佛寺所见而作。

诗的前六句写景。首联描写了玉佛寺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玉佛”指的是佛教里的佛陀,“金地”则是指金色的佛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玉佛寺座落在山崖之上,其位置险峻,地势十分奇特。颔联写玉佛寺周围的景象,“万里山川”指的就是从远处观看玉佛寺时,可以看到连绵不断、延绵千里的山脉,“二时钟磬”则是指寺庙内传来的钟声和梵音悠扬,清脆悦耳。尾联描绘了玉佛寺周围的景色。“往来烟水疑无路,出入云霞别有门”是说在云雾缭绕的地方行走如同没有道路一样,而在阳光照耀下的云霞之中则另有一番洞天。

整首诗以“登”字作为诗眼,通过对玉佛寺周边环境的细致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