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闲云共一池,池边借地结茅茨。
远风不断疏疏竹,清磬难藏密密篱。
门外雀罗无别客,阶前鹤立有新知。
烦君过我连宵话,明月当轩照向谁。
诗句原文:
野水闲云共一池,池边借地结茅茨。
远风不断疏疏竹,清磬难藏密密篱。
门外雀罗无别客,阶前鹤立有新知。
烦君过我连宵话,明月当轩照向谁。
注释与赏析:
- 野水闲云共一池: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野水和闲云汇聚成一片池塘,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这里的“一池”指的是一个小池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平静和纯净。
- 池边借地结茅茨:诗人选择在池塘旁边搭建茅草屋,这是为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世俗的喧嚣。这里的“借地”意味着诗人愿意放下身份,暂时放下自己的名利之心,寻找内心的宁静。
- 远风不断疏疏竹:远处传来的风声轻轻吹动着稀疏的竹子,营造出一种悠远和宁静的感觉。这种自然的声音让人感到放松和舒适,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
- 清磬难藏密密篱:夜晚的宁静中,偶尔传来的清脆磬声也难以掩盖周围密集篱笆的声响。这里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时刻的珍惜。
- 门外雀罗无别客:门外没有其他来客,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这描绘了一个空旷而宁静的场景。这里的“无别客”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使他能够更好地沉浸在诗歌的创作中。
- 阶前鹤立有新知:台阶前的鹤静静地站立着,象征着诗人的新朋友或新的启示。这里的“新知”可能是指来自外界的新信息或新思想,也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觉醒。
- 烦君过我连宵话:请朋友留下来与我连续几夜聊天,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共同探讨诗歌的热情。这里的“连宵话”显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长时间的交流。
- 明月当轩照向谁: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屋子的窗户,但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份美景,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这里的“向谁”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渴望和对陪伴的向往。
《李远霞过宿夜话分赋》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与内心的孤独。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也是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