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空山计未能,偏将好事让良朋。
开云觅路闻啼鸟,就树营居畜俊鹰。
分得田园凭地主,望来烟火有邻僧。
何堪别后思君处,独立螺峰最上层。
【注释】
1.投老空山:指年老时退居深山之中。计未能:计划还没有成功。2.偏将好事让良朋:偏要把好事让给好朋友。
3.开云觅路闻啼鸟:推开云雾寻找道路,听到杜鹃在叫,知道春天到了。闻啼鸟,听到杜鹃的叫声。4.就树营居畜俊鹰:选择树木搭建住所,饲养好鹰。就树营居,选择树木建立家园。
5.分得田园凭地主:分得到田地依靠地主。分,分配;地主,这里指土地的主人(或地主)。6.望来烟火有邻僧:望着远方的烟火,发现邻居中有和尚。烟火,指远处传来的灯火。7.何堪别后思君处:怎能承受分别之后思念你的心呢?思君,思念你;何堪,哪里承受得了!
8.螺峰最上层:最高的山峰,即“螺髻”山的最高峰。螺峰,形容山峰形状像螺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约定到山上去隐居,诗人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如约而至。临别之际,他写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投老空山计未能”,意思是说,年老的时候想退隐到山林里,但是计划还没有成功。这里的“投老”指的是年纪大了的意思,而“投”在这里是动词,表示投奔或者投身的意思。
次句“偏将好事让良朋”则是说,自己把好事都让给了好友。这里的“良朋”是指好朋友的意思。
第三句“开云觅路闻啼鸟,就树营居畜俊鹰”,写的是在山林中寻找道路,听到杜鹃的叫声,选择树木搭建住所并饲养好鹰。这里的“开云”指的是推开云雾寻找道路。“就树营居”则是指在树木上搭个小窝居住。
接下来四句,“分得田园凭地主”,“望来烟火有邻僧”,则是在描述自己的田园已经分好了,而且可以看到远处的炊烟和僧侣的身影。这里的“分得田园”指的是分得田地和房屋等财产。“烟火”则是指炊烟。“邻僧”则是指住在附近的和尚。
最后一句“何堪别后思君处,独立螺峰最上层”则是说自己无法忍受分离之后思念朋友的心情,于是独自一人站在最高的山峰上,眺望着远方的朋友。这里的“螺峰”指的是山峰的形状像螺旋。“最上层”则表明这里是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