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学招魂续楚些,出门须唱太平歌。
却嫌升屋三呼晚,转觉登堂七发多。
薤露未晞春睡足,草虫无那夜吟何。
浮生穿凿休相管,云散长空月在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和分析诗歌内容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的考核。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的“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的考核。考生应尽量多地积累一些古诗文。然后按照自己理解翻译,注意要准确,还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最后是赏析。

这首诗的注释有:招魂续楚些:楚些指《楚辞》。太平歌:《诗经》中的《大雅·文王》篇有《皇矣》《大明》《绵羊》《信南山》《甫田》《常武》六诗,统称《六义》,其中“大雅”为正声,所以称《大雅》。三呼:《礼记》上说:“升屋而呼其民而上之,曰:‘予67民!’”意思是说:“登上屋顶呼唤百姓,说:‘我是你们的君王啊!’”“三呼”比喻君主的仁德。七发:古代乐府曲名,多写帝王享乐生活。《汉书·礼乐志》载有《长门怨》《秋胡妻》《河东倡》《长安君》《羽曼》《东光》《孔雀东南飞》等七曲,故称七发。《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湘山野录》云:“(唐)李贺《南园十三首》云:‘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可见李贺曾以《南园十三首》为题作诗。草虫无那夜吟何:《诗经·国风·豳风》有“七月蟋蟀入我床下,八月在堂,九月在井,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人自比于草虫,言自己虽身处乱世却仍保持节操;而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则已身在高位而心犹未死。穿凿:胡乱牵强解释。相管:相互影响。月在波:指月亮倒映在水中。《庄子·外物》:“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是不欲乎?’”此用其事。

【答案】

①“漫学招魂续楚些”:说自己学习招魂续楚声,想效法楚辞。“招魂续楚些”即模仿屈原的作品。②“出门须唱太平歌”:表示自己虽身处乱世但仍想高唱“太平歌”。③“却嫌升屋三呼晚”:认为自己所处时代与《诗经》中所说的时代不同,认为当时的时代应该像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美好。《诗经·大雅·文王》中有“文王在上,于昭于天”的句子。④“转觉登堂七发多”:认为当时的统治者比诗中的君主还要昏庸。“登堂七发”即指诗中所列举的七个方面的享乐。⑤“薤露未晞春睡足”:说自己在春天里睡觉睡得太久了,连《薤露》这样的挽歌还没有听完。⑥“草虫无那夜吟何”:说自己虽然处在动乱之中,但仍保持着自己的节操。⑦“浮生穿凿休相管”:说自己所处的时代虽然混乱,但还是不要被它所左右。⑧“云散长空月在波”:表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保持节操,希望像天上的明月一样永远存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