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回首人微茫,归路何如归兴长。
两地云山无主客,半年风日各炎凉。
方池旧闻花添影,圆牖重开月借光。
莫笑别来贫更甚,榆钱将䞋遍斋堂。
【注】
- 萧志三:人名。
- 归兴:归乡的兴致。
- 方池:方形水池。
- 圆牖:圆形的门。
- 将䞋(zhī):用榆钱铺地。䞋,同“栀”,即榆树。
6、将䞋遍斋堂:用榆钱铺满斋堂。将䞋,用榆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答萧志三见赠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烟波回首人微茫,归路何如归兴长。”诗人站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回首望去,只见自己的人影在茫茫的烟雾中显得模糊不清。然而,他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比任何归途都更加长久。这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颔联:“两地云山无主客,半年风日各炎凉。”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异地,面对的都是陌生的云山;而家乡的风日却是那么的温暖宜人。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对于未来生活的期许。
颈联:“方池旧闻花添影,圆牖重开月借光。”诗人回忆了过去在方形水池边赏花的情景,那时花儿的影子映在水中,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而现在,他又重新回到了故乡,看到院子里的圆窗外,明亮的月光洒下,为书房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宁静。这句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回忆,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莫笑别来贫更甚,榆钱将䞋遍斋堂。”诗人以幽默的语气回应了友人的关切,说自己虽然身居陋室,但并不以此为耻,反而感到心满意足。因为这里种满了榆树,榆钱遍地都是,为书房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