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历始知今岁闰,闭门先得隔年春。
蹉跎大尽无多日,取次小除才半旬。
野老焚香祠太乙,村童布席待庚申。
谁家腊里吹阳律,冻谷寒消斗柄寅。
诗句释义与注释:
“视历始知今岁闰”: 这句诗表达了对农历的观察,得知今年是闰月。”视历”即观察日历,”闰月”指的是农历中增加的一个月份,用以补偿一年中四季天数的偏差。
“闭门先得隔年春”: 诗人通过关上门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期待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临。这里的“隔年春”可能指一个比平常早到来的春天,或者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蹉跎大尽无多日”: 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蹉跎”意为消磨时间,”大尽”可能是指过去的一段时间,”无多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
“取次小除才半旬”: 小除通常指农历的初七或初八,这里提到“取次小除”意味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诗人已经度过了一半的时间。
“野老焚香祠太乙”: “野老”指的是乡间的老者,“焚香”可能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而“祠太乙”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神像前烧香祈祷。
“村童布席待庚申”: “村童”指的是乡村的孩子们,他们在家中准备食物等待新年的到来。”庚申”可能是指具体的日期或者是对新年的一种称呼。
“谁家腊里吹阳律”: 这里的“腊里”可能是指腊月,即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份,而“吹阳律”可能指的是吹响乐器以驱散寒冷。
“冻谷寒消斗柄寅”: “冻谷”可能是指被冻结的土地,“寒消”表示寒冷的天气开始融化,“斗柄寅”中的“斗柄”指的是北斗星的柄,而“寅”是十二地支之一,代表春季。这句话描述了随着季节的变化,寒冷逐渐消退,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
译文:
在小除的前五天立春时,
我通过查看日历知道今年是闰月,
我关上门早早地迎接了隔年的春天。
我浪费了大部分时间,只剩下小除了一半的时间。
乡村的老人们焚香祭祀太乙神,
村里的孩子们在家里摆好桌子等待新年的到来。
谁能想到冬天里吹着温暖的阳律,
寒冷的大地正在消融,斗柄指向寅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立春前五日的感受。他通过观察日历发现这一年是闰月,从而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他早早地关闭门窗,迎接春天的到来,并感慨时间的短暂。此外,他描述了乡村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焚香祭祀、孩子们准备过年等,展现了农村的宁静和美好。最后一句反映了季节变化的主题,从寒冷的冬季过渡到温暖的春天。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